随着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为给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满足社会趋向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但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不佳。对此,教师应探究和开辟具有实用性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培养物理观念的策略
物理观念是构成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决定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与概念融合升华形成自身能力的关键因素。具有物理观念的学生拥有将生活当中的事物通过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还能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为学生的工作与生活给予帮助。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强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活用,最终形成物理的学科观念。
例如,在“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对学生的物理观念进行确认,比如,在不考虑重力与摩擦力的前提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受力呢?由于从直观的感受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需要力的维持才可以运动的观点更加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经验,因此会有学生对问题持肯定态度;但相应的,也会有学生认为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力。此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展开运动实验,选择相对光滑的表面进行小球的滚动实验,以此引发学生新旧思维的冲突,从而使学生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过程中重新构建对“运动”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列举伽利略、笛卡尔与牛顿等科学家对于这一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新知识框架的构建,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二、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
对物理学科而言,科学思维就是通过自身的思维将物理相关的知识与概念分解重组成为符合科学逻辑的系统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也是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而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教师对物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秉承教学思维化的理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体验,使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因果的思考逐渐实现自身物理思维的科学化,最终形成物理的科学思维。
三、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的态度与责任也是构成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其中,态度指的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与倾向性,表现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感受、情感与意向等三个方面,而科学态度则是以科学的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责任是处在社会当中的成员所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的职责与任务,而科学责任则是社会个体自身所必须持有的,对科学技术应有的责任感。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促使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态度、观念与责任感的关键,只有具备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学生,才能够秉持着对物理研究的向往态度与建设国家的责任感而努力学习,最终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渗透,逐渐促进学生观念的形成。在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导入一些相关的内容,如包含物理知识的诗词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高中物理是以解决实际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物理因素,如在学习功和功率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两人将东西搬到同一楼层,具有相同的功,但两个人搬运的时间和搬运的质量不同,功率的实际体现也有不同,这样能够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相联系,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将这些知识点长期渗透进入物理学科的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奥妙,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向往,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四、培养学习能力的策略
传统高中物理教师模式习惯采用题海战术,以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实则不然,这种教学方式是十分不正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优化习题设计环节,控制好习题难度,在布置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挑选出其中的精简习题,剔除教辅资料中奇怪、复杂的习题,并排除新课程要求不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练习的习题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也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习题进行适当改变,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如将选择题改变为简答题、简答题改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适应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了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应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努力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材。本文围绕物理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动手操作的应用能力,并将讲求实干、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深入其中,激发学生潜能,以期引发更多的思考来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加大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友兴. 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 物理教学,2020(07):23-27.
[2]倪新冬.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 新智慧,2020(36):85-87.
[3]高崇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 天津教育,2019(06):37-38.
[4]李玉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 新课程,202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