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要立足于学情,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以精准因材施教为原则,视学生为主体,以个体辅导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牢牢抓住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学生,适用于老师,适用于历史学科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一、差异教学方法的概念阐述
在17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提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真理,那就是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在我们的教室里,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此,要想实现一个成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有差异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教育方案。
差异教学指的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以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速度和教学计划,从而达到让所有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普遍提升的教学方式。那么差异教学引申到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话,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爱好、历史知识储存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在原有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历史成绩的突破和提高。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差异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1、关注学生个性,进行多样化的历史教育
思想认知是一种普遍性与个体性并存的关系。拥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而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启发他们的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要能够反映一种历史知识,否则就无法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也无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说,利用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东西,以故事会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可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讲授。同时,教师要在这些活动中充当好参与者,充当指导者,指导学生在独立探究和互动交流中,掌握历史,并培养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辛亥革命》课后,设计了“如何评价”的问题,并以“辩论赛”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加,在小组研讨、协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个体的认识水平。有人说,辛亥革命是胜利的,有人说,它是失败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经过充分的思索与沟通,经过深度的探讨,同学们很轻易地将沟通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兴趣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
差异性教学的实质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而要实现其优势的发挥,就必须关注其兴趣的差异性,为其提供一个发挥特长的舞台。例如,对于喜爱歌唱的同学,可根据其专长,为其设计一部短剧;例如,在《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课上,我就让学生演出一部反映汉朝与匈奴和平与友爱的昭君出塞的历史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有的写好了剧本,有的布置了道具,有的设计了情节,有的组织了表演。既能发挥同学们的特长和兴趣,又能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男女学生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女生在形象和直观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而男生在抽象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一般来说,男生们都会对军事和政治问题有很大的兴趣。在涉及对战争的成败、历史人物的功绩和落伍的问题上,老师们就应该将男生的人格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将他们的优点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更关注的是文化生活的问题,因此,她们应该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叙述远古时代的风土人情,引出历史遗迹等。
3、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学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组授课。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时候,把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控制力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里,这个小组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除了要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过程,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的,例如:认识井田制、均田制、古代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记住古代主要农作物、农具名称、耕作面积、水利灌溉设施、掌握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等等。将具备较强归纳推理能力的学生分成一组,并要求他们达到某一具体历史发展过程的学习目的:通过对古代文化古迹的了解,归纳出农业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总结出水利设施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将重视古代情感价值观的同学编成一组,并帮助他们实现素质教育和情感态度的教学目的:在对历史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认识到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思想理念,并在对价值观进行深度探究的过程中,把握到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在课堂上,小组式的授课方式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同时,小组教学也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4、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给予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消除自卑感;对中学文化程度低的学生,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缺点,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多加鞭策,并要求其虚怀若谷,积极进取等。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一,课堂上进行历史实践;它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本研究采用差异性教学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历史习作,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其进行评量。第二点就是对历史知识的考察。在完成某一主题后,可安排一次专题测验,以检验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水平。然而,历史测验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要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是否达到了任务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实行小组式的教学,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估。差异教学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老师提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运用各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他们的不同点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平台来扩展他们的才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于春.高中历史学科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
[2] 姜丽.差异性教学与发展性学生评价[J].绥化学院学报.2016(05)
石狮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课题,编号SGC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