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
人工智能(AI)技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趋于成熟化发展,且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推动教育改革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这一变革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得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国家关于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小学信息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并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逐步渗透编程教育,此外积极鼓励一些社会力量或培训机构参与到寓教于乐的编程教育中,使广大中小学生能够了解编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如游戏的开发等。可见AI技术在教育领域将会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前途,因此教师必须要对相关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AI技术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表面看似高精尖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现实化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来,即把教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人工智能教育,并乐于享受信息化技术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运用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化的感知与体验逐步认知、触碰到人工智能,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兴趣。在授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使用过的人工智能,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的距离,激发兴趣。
二、借助软件,实现小学人工智能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要想开展好人工智能教学活动,需要由硬件设备及软件来支撑,其中人工智能教学系统、智能决策系统、仿真教学系统构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为师生创造完善的学习空间,享受人工智能所提供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服务,还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提供各种共享教育资源,很好的帮助教师开展精准、分层教学等,确保人工智能教育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使其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科技、实践教学目标。另外智能仿真技术系统是将仿真与人工智能整合为统一的集成,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开发成本投资,推动信息技术实验教学进度,并通过仿真专家涉及的实验完成教学建模与理解等相关步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实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实践,让学生创编人工智能成为现实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软种类很多,随着这些软件创新改造后,逐步被运用在教学中,如奇乐方、小猫科技等。这些软件均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内容,不仅适用于学生学习运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创作弱人工智能项目,以实践的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以scratch软件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软件结scratch3.0软件创设软硬结合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和完成编程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直观展示人工智能,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编,让学生深刻体验和灵活人工智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变为现实。以创编“猫捉老鼠”为例,课程基于混合式教学,仅仅围绕对象、状态行为、事件三个重点内容展开,分两节课来完成。以Scratch开展的编程教学其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所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设计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第一节课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教师运用猫捉老鼠的效果引导学生围绕对象、状态行为、时间进行分析,找出案例中有多少对象,对象的行为都是什么,各个对象之间的事件如何?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索和讨论。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将电子资源包传输给每个学生,该数据包涵盖了本次课程的运行效果视频、电子导学案、微课讲解等内容,此外每个小组发放纸质导学案和一支笔。教师向全体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先观看微课讲解,接着要求学生在15-20分钟内填导学案,并产生进行程序的仿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建议每组学生聚集在一张电脑桌前,有一名学生播放创编效果,另一名学生打开scratch3.0软件对板块是否成立进行验证,再由一名组员试验并填写建议过改进措施,完成导学案填写。最后教师要求各个小组排出代表对课程自主探究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节课,教师则重点关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在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后,学生利用电子数据包的内容,在10-15分钟完成对猫捉老鼠程序的创编。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创编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并在这个过程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内容围绕对象、状态行为、事件三要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开展的教学活动引导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其不断构建人工智能知识学习体系,充分利用创新的智能化软件、系统的结合,让学生增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不仅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的发挥,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思考创作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和运用人工智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对创新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并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的运用,构建高效课堂,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费宇迪.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智力.2020(21)
[2]包茜.“人工智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名师在线.2021(13
[3]季菲.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课堂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7)
[4]凌秋虹.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1)
[5]赵娴.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