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刘正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正生,.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摘要: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活血化痰汤治疗,观察组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及血流动力学,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活血化痰汤痰瘀互结脑梗塞临床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基金资助:

脑梗塞作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中称为“卒中”或“中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快但难以彻底治愈,且副作用比较多。中医认为气滞人体气机,贵乎流通畅达,气有郁滞,则血亦随之停积,变为瘀血,致成痰瘀互结。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痰瘀互结脑梗塞具有养气化瘀、驱寒通脉的优势[1]。本研究对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探究活血化瘀中药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患者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2]内关于痰瘀互结脑梗塞的诊断标准;辅助参考1986年泰安会议通过的“脑梗塞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6.26±5.14)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50例/组。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5~80岁,均值(62.31±2.45)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55~79岁,均值(62.21±2.32)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均衡可比。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溶栓治疗,外加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如:调控血液、吸氧、脱水降颅压、防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以相应的营养干预。

1.2.1对照组 基础治疗同时行活血化痰汤治疗,中药组成包括:陈皮5g、半夏9g、白茯苓10g、甘草10g、大腹皮15g、枳壳10g、木香5g、玄胡10g、归尾5g、黄芩10g,混合煎煮1000mL,等温度降至36~38℃时服用,1次/d,观察4个月后病情恢复情况。

1.2.2观察组 基础治疗同时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12g半夏9g胆南星9g竹茹10g地龙10g僵蚕10g赤芍20g石菖蒲15g全蝎5g川芎20g红花10g黄芪20g白术12g。采用温水冲服,150ml/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坚持服用4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1.3研究指标  ①临床效果: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相关记录,经CT或MRT检查,以神经功能功能缺损情况为标准进行评分,以积分改善率为标准共分为4各标准: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症状消失为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46%~90%之间,症状大致消失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8%~45%之间,伴有轻微步伐不稳等症状为进步;神经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总分为42分,分值与功能缺损成正比[3]。③血液流变学指标[4]:抽取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处理,(%)率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x̄±s)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接受治疗后症状恢复情况分析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接受治疗后症状恢复情况分析表截图1736923913.png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给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x̄±s)分截图1736924216.png

2.3 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

分析表3中相关数据,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截图1736924087.png

3 讨论

脑梗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中药学中记录痰瘀互结脑梗塞病大多因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引起火生痰动、气血上逆,最终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总结出来为病理为虚、火、痰、风、气、血,以本虚标实为证[5]。活血化瘀中药用于消除血液淤阻,改善血液循环,有效的恢复大脑功能,活血化瘀法是脑梗塞治疗中证实的普遍方法,可有效降低血瘀脑络,通腑化痰,使得伏火风痰降除,驱除浊邪。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中以丹参、全瓜萎、生大黄、钩藤为主,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其中钩藤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帮助降低血压、血脂,抗凝血,加速末梢神经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当归、川穹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脑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也可抗栓溶栓;丹参可有效补血,增加脑部血液供应;灯盏花可用于治疗痰瘀互结脑梗塞导致瘫痪的患者。现代中医学分析,活血化瘀可缓解脑水肿跟脑出血,提高脑细胞供养能力。党参、白术有明显的健脾化痰、补肾益气的作用,当归、熟地黄则可起到滋阴补血的作用,枸杞子、黄精则可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菟丝子则有明显的补阳益阴的功效。煎服而成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益气养神、滋阴补阳的效果,且有其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强化人体记忆力,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而肾添精汤中茯苓、熟地黄、麦冬、五味子则同样能够起到滋补真元、补气益血的功效,能够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研究[6]报告指出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脑梗塞可降低梗塞程度、减少梗塞面积,缓解烦躁、高热、便秘等症状,提高脑部血流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优于对照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效果更佳。

综上,活血化瘀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痰瘀互结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况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章晗,黎华茂,艾年年.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及对炎性因子、MCP、VEcadherin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20,30(7):1272-1274.

[2]郑剑晖. 第四届全国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记要[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1):62-62.

[3]宋晓锋. 通腑化瘀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7(2):251-253.

[4]黄光磊.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J]. 黑龙江中医药,2020,50(3):26-27.

[5]莫崇裕. 血塞通、阿司匹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梗死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9(1):155-156.

[6]王位,陈亨平,张小罗,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互结证41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20,55(11):798-7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