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巴桑央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巴桑央拉,.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学报,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摘要: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合理应用,对缓解新生儿身体病痛,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对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来验证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期望对提高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 疼痛护理干预;新生儿护理;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基金资助:

新生儿对于疼痛具有感知反应,当外部刺激导致身体产生疼痛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反应,但是会给新生儿生理带来不适感,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为了减少新生儿疼痛感,应采用科学的护理方式,来减少新生儿身体痛感。通过相关的研究实验,表明疼痛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新生儿身体痛感,鉴于此展开对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疼痛护理干预方法解析

通过对新生儿临床疼痛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对疼痛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体位护理方式,新生儿在脱离母体之后,需要进行日常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护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新生儿身体产生较强的疼痛感,应采用体位护理方式,通常下体位护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让新生儿保持鸟巢式体位,并使身体保持屈曲位,使新生儿有较好的身体调节能力;另一种是在采集足跟血的时候,为了减轻疼痛感,应使新生儿体位处于俯卧状态。第二,袋鼠式护理方式,新生儿在脱离母体后,外界空间较大,导致新生儿安全感较差,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重视新生儿情绪护理,采用袋鼠式的方式来抱新生儿,使其贴近人体,以此减轻疼痛感的发生。第三,母乳喂养、非营养吮吸护理干预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发现母乳喂养有助于缓解幼儿紧张的心理情绪,对减轻疼痛感有很大帮助,对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新生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此外吮吸是新生儿的本能,也是安全感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在非饥饿状态下,可以采用安抚奶嘴的方式来为新生儿建立安全感,并帮助新生儿进行吮吸练习,使其能够熟练的掌握吮吸工作。第四,嗅觉安抚护理干预方式。通过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嗅觉非常灵敏,对“香兰素”非常敏感,对此可以在室内放置含有“香兰素”的物品,以此营造舒适的环境,减轻新生儿的不适感。第四,了解新生儿出生日龄,以及出生方式,进行针对的护理,通常下,剖腹产新生儿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疼痛敏感度较低;出生日较长的新生儿疼痛敏感度较强等等,对此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护理,以此减少新生儿疼痛感。第五,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在护理的过程中,新生儿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疼痛感,作为护理人员也无法避免这种疼痛感的产生,但是可以将疼痛降到最低,经过相关的资料显示,新生儿在吃饱、睡眠状态下,疼痛感较低,而在饥饿、意识清醒、情绪波动状态下,疼痛感较强,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以此将疼痛感降到最低。第六,非药物护理干预方式,这种干预方式主要指的是物理护理方式,比如调节室温、调节室内光线等等,相对于药物护理而言,这种护理相对安全,但是护理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二、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一)实验准备

为了更好的查看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此设置了相应的实验,在实验前确定了实验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了60名新生儿,来参与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客观性,对新生儿的出生日期、出生性别、生产方式、胎龄等情况进行对比汇总,确保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60名新生儿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其次确定实验方法,其中实验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方法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客观性,确定新生儿操作标准,比如针刺深度标准、针刺力度标准、按摩力度标准等等,以此保证实验的客观性。第三,设置相应实验评价标准,并根据幼儿的表现、家长的满意度等情况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具体的评价内容主要是新生儿面部评价,比如鼻唇勾加深、噘嘴、皱眉、伸舌头等,来评判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来查看两组的差异性。第四,确定统计方法,在进行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形成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进行P值实验,查看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两组之间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实验效果分析

表一:疼痛护理干预模式下新生儿护理疼痛感情况分析表

截图1736925407.png

表二:疼痛护理干预模式下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情况分析表

截图1736925461.png

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见表一,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两组在进行了

护理实验之后,新生儿疼痛感情况,其中实验组中新生儿轻度疼痛的人数为20人,所占比例为66.67%,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人数分别为8人、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6.67%。对照组中轻度疼痛的人数为4人,所占比例为13.33%,中度、重度疼痛人数分别为17人、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6.67%、30%,经过P值实验,实验结果均小于0.05,可以看出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护理方法新生儿疼痛感较低,而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新生儿疼痛感较强烈。此外还针对两种护理方式对家长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实验分析,见表二,从表二中可以看出采用疼痛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的实验组中,家长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的人数为18人,比较满意的人数为10人,满意比例为93.33%,而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人数分别为8人、7人,满意比例为50%,由此可见疼痛护理干预方法,家长的满意度较高。综合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对缓解新生儿疼痛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新生儿身体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新生儿护理中会遇到新生儿疼痛问题,导致新生儿产生不适感,对于此经过了疼痛护理干预实验测试,发现疼痛护理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可以采用体位护理方式、袋鼠式护理方式、母乳喂养护理方式、选择合理时机进行干预等护理方式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以此帮助新生儿建立安全感,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为减少新生儿疼痛感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范红玲.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2(06):84-85.

[2]杨青娟.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22-123.

[3]颜艳红,罗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1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