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何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强,.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50.
摘要:
数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初中生在面对数学课程时,都很难提起兴趣。除了本身就对课程缺乏兴趣外,与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但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非常少,学生进入不到学习的状态,自然就会减少对课程的兴趣,学习效率也会慢慢变低,所以要适当改变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生;积极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50
基金资助: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创设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参与学习,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探究数学题的奥秘,南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意义

(一)增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往的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导致学生出现走神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多见的,加上严肃的课堂氛围,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那么提高参与度、积极性,就能改善这个问题。可以适当地丰富教学手段,使用一些积极性较多的方法,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如果学生脱离了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的方式,活跃严肃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不断思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再对问题进行探究,问题也就不会显得过于复杂。初中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这些要求达到一定标准,才会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安排很多的习题,对学生进行锻炼,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积极性不够,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差,如果教师在学生做题时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就会在互动中提高领悟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沟通把更多的解题技巧教给学生,所以大量的练习题并不能让学生获得提高,只有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培养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数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学生不善于思考,或者思维能力不强,学习效率肯定会非常低,对教师讲述的课程内容就会非常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提高。其实问题就是数学的核心,通过不停解题,就能获得相应的能力,只要教师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就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后续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布置一些优质的数学习题,也可以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这种提问的形式会让学生对获取的知识加深记忆,并且运用在自己的思维中,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一个拥有自信的人,看起来是神采奕奕、精神十足的。而要想成功完成一件事,学生必须具备高昂的精神状态,而自信就是这种干劲儿的来源。自信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也可以是通过别人的激励得到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自信心。首先,教师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那些没有学习自信心的学生予以鼓励,主动跟学生交流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找教师寻求解答;其次,当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学会适当地夸奖与奖励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与重视,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相处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注入游戏化教学内容,创设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尽可能地将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同样大小的黑球与白球,然后把这些准备好的球体放到一个黑色塑料袋里,再让学生在看不到球体的情况下随机取球,每取一个球就记录下来,等活动完毕后,把摸球的结果计算出来,从而算出概率。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通过自己的理解讲解课本知识,直接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所以学生只充当了聆听者的角色;这样的模式枯燥无味,导致部分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运用趣味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堂课程的引领者,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多使用幽默的语言,使紧张的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从而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免一味地说教,尽量把教学语言说得生动有趣,且不失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资源,将现代化教学方式运用到具体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适当播放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有些图形在黑板上无法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出想要传达给学生的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角色,应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并运用新颖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更好地学好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苏建强.浅析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探索[J].学周刊,2020(17).

[2]田美华.培智教育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研究[J].学周刊,2020(6).

[3]陶建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

[4]陈世国.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契机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