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空巢老人是指年龄超过 60 岁 的,而且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丧偶老 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年人,也 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其心理 状况出现危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 丧偶空巢老人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但 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其物质水平和生活状 况等方面,较少研究丧偶空巢老人的精 神需求,而目前,丧偶空巢老人的精神 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及 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应得到广大学者 及社会的更多关注[1,2]。为探讨个性化心 理护理对于社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 果,特选取某社区的60例丧偶空巢老人 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某社区 的丧偶空巢老人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 例 , 年 龄 61~88 岁 , 平 均 (74.1 ± 5.6) 岁;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 61~88岁,平均(74.4±5.2)岁。两组患者 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的社区 护理模式外,还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 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帮助老人建立 情绪宣泄渠道,倾听老人的心声,缓解 老人心理不良情绪对其的影响;②健康 行为护理:养成合理的日常习惯;③休 闲活动:给予患者益智玩具,引导其做 手工、健身操和听轻音乐等,缓解心理 上的孤寂感,使其融于生活中,改善生 活品味,提高生活质量。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比较两组 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全部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针对采集到的数 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用(x̄±s) 来表示计量资料,用x2 检验计数资料, 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差异较 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 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 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丧偶空巢家庭的 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空巢家庭的问题已 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随 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 机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许多老年 人都患有一种甚至多种慢性疾病,如高 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这都对老年 人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 此,帮助空巢老人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习惯,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保障 部门关注和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3]。 丧偶空巢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较为 突出:①孤独感和失落感:多数丧偶空 巢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造成老年人 在感情交流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 从而造成孤独感和失落感,老年人身体 素质较差,疾病和生活的双重困扰会导 致老人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4]。②焦虑和抑郁:丧偶空巢老人由于习惯过去的生 活,突然退休之后将会对生活产生较大 的影响,以至于情绪激动,从而产生无 助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症 状,尤其是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好朋友 的离去等事件,使这种状况更加严重[5]。 ③自尊心强和固执:老人在工作上积累 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具有自己的主观想 法,形成固执己见的性格,易与子女产 生意见。 多年对老年患者护理的经验,给予 丧偶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 心理辅导,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使老 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在信任的 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敞开心扉,消除 其孤独感。这些措施,调动了老人们的 积极性,使其不再是孤单的个人,帮助 老人们找到共同的话题,对于促进老人 们的交流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社 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健康症状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运华.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3-115.
[2] 廖小谊,范洁梅.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63-364.
[3]慕旭琴,刘力嘉.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11):144-148.
[4] 齐亚平.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母婴世界,2015,14(14):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