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在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转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适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高中历史学科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观点陈旧,没有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压力较大,难以提高历史素养,使后续的教学工作陷入被动。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很多历史知识的分析依然按照个人的想法研究、探讨,对学生的观点不重视,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教学效率不高,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课后评价体系不健全
课后评价中,教师总是从学生的短板出发,在批评的同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简单归结为不认真、不努力,但是如何去努力、如何去认真,却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进行指导,评价结果并不能让学生信服,导致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后续工作遇到的阻碍更多。课后评价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后续的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变革,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内涵,采取中肯的评价手段,减少评价的矛盾、冲突。。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愿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进行教材上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趣味典故来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接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结合自身的看法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同时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教师主动转变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要科学转变,主动创新教育观点,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均能引发学生的关注。随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为了保证历史教学质量,教师要主动创新教育观点和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入更多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历史教学的发展,教师主动积极,乐于探究,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为例,这段历史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针对文化的产物、文化流行的内容、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思考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要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教学观点,才能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这对于学生是有帮助的。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讲解过程要深入浅出,并使用历史材料让学生理解历史故事典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全面开展。
(三)强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历史当中有很多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和事件,历史学科中也有很多关于意义和影响方面的内容,这些课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先给班级分组,分组也需要合理化,每个小组的人数和综合水平需要平衡,这样才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到汉文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单独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得出自己对曹操的评价,经过小组讨论之后,班级学生对曹操的评价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奸臣,他们的论据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篡汉自立;另一种是曹操是时代的英雄,统一北方,使得北方多年战乱后统一,而且曹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就是需要通过这种讨论来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完善课后评价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督促学生在成长、进步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完善课堂课后评价体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每个历史教师都应该明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评和讲解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评价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评价,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评价及反思。多种形式的评价均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实践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突破。历史教师应注重讲评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但是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要一味地以分数或短时间内的学习效果来评判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课后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式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积极性。
三、结语
长久以来,高考都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考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和社会公众比较重视的事件。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同时为了帮助国家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高考近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行了适当的创新。高考创新主要体现在高考方式和高考内容等方面,历史是高中必修的课程之一,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这也是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韦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