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
闫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闫放,.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J]. 中国能源进展,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5.
摘要: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革新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可以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塑造学生道德品质,作出有效辅助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情况展开分析,探究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为载体展开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致力于彰显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实际职能,辅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成长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05
基金资助: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1)年度课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2-2007)

引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展开思政教育,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而行的状态,形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出有效指导作用。基于此,在高校当中针对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精准把握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基点,为学生搭建优质的课程思政教育空间。

一、高层次引入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结合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实际特点,在渗透思政教育展开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高层次引入核心价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育学生形成家国情怀。例如,教师可以使用问题驱动的形式作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工程制图?在学生思考问题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成就展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对比的过程中感受我国科研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了解在各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时,科研工作发挥了何种价值?教师为学生主要展示巡天探的潜海工程,促使学生了解到工程制图这一通用工程技术语言的实际职能,以此方式辅助学生明确学习工程制图的价值及目标。在学生的注意力被视频内容所吸引、表现出极大的好奇时,教师可继续为学生展示关于物理学家黄大年的事迹,并联系课程举例:在我国在近些年获得的成就以及科学领域中无数研究者的诞生,均在于创造性思维,而工程制图的核心画法几何则可以被理解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以此形式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明确个人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以上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助学生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争做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传播者、信仰者和践行者,通过利用好课堂导入环节,从高层次的角度促使学生形成了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在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方面也做出了有效奠基作用。

二、发掘专业课程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此为基础辅助学生获取课程相关知识,感悟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目标。在设计教学课堂时,教师可引入《孟子丶离娄上》中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名句,并联系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工具“尺规”的概念,讲解尺规的用法,引申关于尺规的含义,促使学生了解尺规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价值。且在引用名句的过程中,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承,通过以此形式渗透课程思政元素,为系统化地讲解绘图知识奠定坚实根基,促使学生深入感知工程技术领域中从业者应当具备的科研精神和严谨态度。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工程师这一职业,并辅助学生了解在我国发展建设过程中工程师所发挥出的核心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以此教学形式,逐步将职业伦理操守以及职业道德元素渗透至课程教学中,完成高质量的专业伦理教育。

三、巧妙设计课程教学,培育科学共同体观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具体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载体,为学生设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课堂。在线上课堂中,带领学生完成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在线下课堂中,多设计一些合作探究模式或项目驱动模式,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为载体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由简单的绘制图形任务出发设计教学课堂,随着教学的持续深化,组织学生设计一些复杂的化工流程图,以此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通过完成团队合作、师生互动、教师答疑以及展示作品等多个环节,也可促使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生生之间完成优质的合作,在培育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水平方面,均可作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且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也利于培育学生形成科学共同体的观念,深入感悟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实际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融汇思政元素、推行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均将带来有效促进作用。基于此,高校及教师方面需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从细节出发,确保所构建的教学课堂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独特、新奇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饶明晓. 以“课程思政”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能力的实践路径[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3):39-42.

[2]张莲. 高职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开展路径[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9):77-79.

[3]戴小华.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2022,(36):55-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