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贾晓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贾晓霞,. HPS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物理进展,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415.
摘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提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标准引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不只是指掌握科学知识,还包括了解科学过程、发展科学思维、了解科学和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渐渐被注重探索与领悟的教学理念代替。HPS的教学思想与当前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HPS强调了科学历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整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过程。基于此,本篇文章深入研究了HPS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课程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 HPS;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415
基金资助:

引言:自由落体运动作为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内容,涵盖了运动学、力学以及其他诸多物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它既是物理学的基本现象,又是认识比较复杂物理现象的依据。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期,他们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能够初步接触到科学实验、数据分析以及理论推导的科学方法。所以如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由来已久,伽利略实验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是科学史中里程碑式的大事。理解这一历史背景能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索过程及科学家的作用。与此同时,对自由落体中的一些哲学问题进行探讨,比如理论和实验之间的关系,科学模型的建立等等,都能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通过这一综合视角教学,会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物理本质有更深刻地认识,发展科学思维和强化科学素养,并为今后科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HPS教学理念的基本概念

HPS主要是指“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中,以期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史,通过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演变和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在物理教学中,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背景,如伽利略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这一现象的科学基础;科学哲学,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建立与验证等问题。通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理论,学生可以思考科学模型的构建及其局限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社会学,研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影响,通过讨论自由落体运动在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HPS教学理念的兴起源于对科学教育的反思与改进。介绍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与变化,探讨科学哲学可以引发学生对科学理论实质与局限的思考,并激励他们对科学理论进行追问与反思,这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与科学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社会学强调科学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这些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历史背景,进而促进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把这些元素整合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科学观点,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2.HPS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引入科学史,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对科学史上经典实验与理论发展的呈现,给学生营造出鲜活的学习情境。老师可从伽利略做自由落体实验开始,讲自己是怎样在比萨斜塔中做实验来观察各种物体下落的,这一历史背景既可以使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基本理念,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伽利略的实验流程和成果,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如视频、照片和历史资料,通过探究伽利略是怎样打破了那个时代传统观念的,让学生们意识到科学探索所具有的挑战性和对于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冲击。教师通过介绍牛顿运动定律来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对牛顿力学的作用,使学生明白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个积累和创新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单摆”一课时,基于学史中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案例创设情境,结合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对单摆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以实验的方式探索单摆周期与哪一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实验中学生采取控制变量法分别比较并记录在小球重量、摆动角度以及摆长不同的情况下的摆动周期,证明了小球的摆动周期在小于 5°时只与摆长有关。

2.2探讨科学哲学,对比发现规律

讨论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的科学哲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科学理论实质及其局限性进行反思,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组织研讨,问学生自由落体运动科学模型怎样建立、模型后面有哪些假设条件、在现实条件下它们是否都成立等。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科学理论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更加明确地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在理想条件下(如真空中)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总是符合牛顿的第二定律?以及现实中空气阻力和其他因素对自由落体有什么影响呢?这一比较既有助于学生找出规律,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从而了解各种情况。

2.3结合科学社会学,联系生活实际

将科学社会学的观点整合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探讨自由落体运动对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意识到科学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教师可鼓励学生考察并探讨自由落体现象如何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运动员跳高或者跳远过程中身体的姿态,建筑物设计及抗震原理。透过这些实际案例可以让同学们看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意义,提高了学习实用性与相关性,这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和个人经验加深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另外,老师可带领学生探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如现代交通工具设计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或航空航天领域自由落体原理等,这一社会学视角的提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素养,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同学们就会对自由落体的科学意义以及自由落体运动在社会生活当中的运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3. 结论

综上所述,将HPS教学理念运用到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对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的介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所带来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养成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所以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要积极探讨并推广使用HPS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上津.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3(16):43-45.

[2]留晶晶.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开展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以“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及规律”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2023(50):55-58.

[3]韦爱湖.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HPS教学模式对学生科学本质观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3.DOI:10.27459/d.cnki.gynfc.2023.001828.

[4]汤志浩,李帅.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本质教育的开发——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3,38(04):24-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