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知识点的讲解,包括句型、单词、语法、词组等,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机械练习、强硬记忆的方式完成知识学习任务,应试教育的意味较为明显。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并由此构建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并渗透相应的写作技巧,可很好地迎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这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具有良好作用。
2. 有利于培育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文章阅读,学生可从文章中获取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感受到英语这门外语的文化魅力,在感知文章中蕴含的价值情感观念的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知识积累,并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增加,拓展延伸至英语文章写作环节当中,这对学生国际文化意识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有利于强化学生表达素养。
英语深度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还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可促使学生的思维朝着逻辑性和辩证性的方向发展,进而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写作活动中,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使得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更加有魅力。
4.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工作实施,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阅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题材也相对比较广泛,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更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作者所呈现出缜密的思维,以及精湛语言的修养,吸收其中所包含的精华性知识内容,从而提高自身对于英语这门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也就是说,阅读对写作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文本阅读时学生大脑需要高速运转,理解英语语言文字的同时,分析思考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均会有所发展,而写作则是学生思维落实的有效途径,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思维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加工,朗读、背诵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初中英语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实现路径
1. 明确价值取向,精准定位读写目标。
对于教师而言,在英语课堂上,所开展的读写教学活动,需要以知识价值为切入点,使得阅读教学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促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敏锐性的方向发展。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英语阅读任务,不仅要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尽可能的将其进行完整复述,这对学生阅读认知水平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在这一环节中,则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含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英语阅读中所掌握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英语文章的写作环节当中,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
2. 注重知识动态生成,强化读写结合效果。
从整体上来说,在英语教学中,知识是处于静态的状态,其所形成的知识传递过程也具备明显的静态性特征。而英语阅读则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同一英语知识放置在不同情境当中,在相应的情境中阅读理解英语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写作环节中。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处境、学习情况都存在明显不同,即便是同一知识在理解和认识方面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是新旧知识相互融合的动态性过程,教师要在了解此现状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渗透落实在英语读写结合的各个环节当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质量。
3. 挖掘文本对话教学,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处理文本阅读与语言输入时,教师可依托文本创设情境,具备问题性的鲜明特征,在培育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等方面所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对于学生而言,在问题情境当中,需要对阅读文本内容加以思考,从而探究和学习,使得自己的阅读理解认识得到深化,为学生英语写作奠定基础,确保语言输入与输出处于深度融合的状态。因此,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对阅读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建立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机制,促使学生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以此为衔接点,开展相应的写作教学活动。
4. 依托学生经验,引导学生读写思考。
对于教授英语学科的教师而言,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以其为载体,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其相应的能力。与此同时,视频、图片的导入,均可成为学生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可以介绍文章所描写的动物、植物场景、事件等,创设的情境要集合多种要素,配备音乐,在节奏的带动之下,使得课堂氛围得以改善,点燃学生读写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持续的思考,为学生英语写作提供全新思路。
5. 丰富阅读资源,培育读写品质。
英语阅读内容受资源选择的影响较大,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及内容的英语文章时,其所产生的思想情感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与知识碰撞出的火花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在现有课本教材的应用基础上,围绕课程主题对现有资源加以拓展,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多种途径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范畴,促进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在更为丰富多样的英语阅读资源中培育学生的读写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教授英语学科的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妥善处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切勿将两者分割,要加强两者的有效结合,意识到读写结合模式对学生英语能力培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通过明确价值取向精准定位读写目标、注重知识动态生成强化读写结合效果、挖掘文本对话教学提高学生读写水平、依托学生经验引导学生读写思考、丰富阅读资源培育读写品质、加强阅读后深化训练提高语用能力等策略的实施,于英语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借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使得英语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开发,打造高效化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郭玲.初中英语读写结合“三读三写三究”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2-273.
[2] 郭瑞.读写结合,彰显英语课程特色---谈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J].才智,2020(10):186.
[3] 王希艳.勤阅读,巧写作---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传播力研究,2019,3(31):263.
[4] 温艳.读写相生,妙笔生花---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初探[J].华夏教师,2019(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