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我国的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基于自身的教学条件,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资源和语言环境,在这样的实际状况当中需要提升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将小组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开展小学英语小组活动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这里的学生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指“任务型”的多元化学习模式,主要表现为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活动、研究讨论等方式,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小组活动反映到具体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合作类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语对话等,每一种小组活动都可以给枯燥的英语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小组活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互相搭配、合作和帮助,使“后进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优等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实现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提升。
二、提高小学英语小组活动效率的策略
(一)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小组活动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新奇,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变数的增多、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增加。小组活动主要由学生自由组成,学生作为小组活动的主体,其有非常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由于受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小组活动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且缺少教师的专业引导,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可能无法适应小组活动的节奏。一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很快就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教师的引导,短时间之内可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教师的监督,可能出现侥幸心理。所以,教师在准备开展小组活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让小组成员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分工和学习内容。这样,教师就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如果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分工和学习内容不够明确,那么,教师就要给予一定的指导,由教师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规定组内成员的任务。这样一来,小组成员在心理上会觉得这是教师分配给自己的学习任务,对待这个学习任务的态度可能会更为端正。
例如,一个以四人为一组的小组当中,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弄清楚名词复数所有格的变化规律。名词复数所有格的规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以“s.x.sh.ch.”结尾、以“辅音字母+y”结尾和以“f”或“fe”结尾。教师便可以根据这几种情况,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让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解决这个问题,在思考的时候相互交流意见,真正发挥出1+1>2的效果。
(二)量化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
小组活动的形式较为广泛,其学习成果也更加多样。它不像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以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完成小组活动之后,如果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系统去量化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小组成员也没有办法通过最终的学习成果来知晓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小组活动之后将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
例如,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学习成果,自己设计一套试卷,这个试卷的内容要以自己小组所学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除此以外,对于每次的小组活动情况,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进行记录,即小组活动日志。这个日志记录这一学期每一次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分工情况、学习成果、自己搜集的资料、所做的笔记,还有每次小组活动的感悟、在小组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对小组活动的建议等,教师要将小组活动日志作为一种作业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认真完成。
(三)立足课堂,营造小组活动氛围
小组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之前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如记忆单词、英语口语练习等,其实都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开展。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往往可以达到多倍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英语词汇记忆学习中,关于词汇的认读、记忆、默写等形式经常在英语课堂中出现。为了提高词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互动练习。Let’smakeafruitsalad的词汇教学为例,本课时出现的词汇主要与“水果”有关,如bananas、apples、grapes、oranges等。关于对这些词汇的听写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内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扮演“听力官”的角色,由他们帮助小组内词汇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听写任务。在各小组内部的反复练习、检测、评分中,整个小组的词汇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这种词汇记忆方式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
(四)构建激励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一致的理念下,学习评价与学习效果相辅相成,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是小组活动持续下去的一个保障。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好奇心比较重,如果重复做一件事情,他们可能会觉得审美疲劳,丧失兴趣。因此,要给学生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动力,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基础是由教师设置的某些规定,如“上课之后,哪个小组最先安静下来?”如果某一小组表现良好,说明这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更加完整和统一,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小组的表现给出较高的评价。这样一来,就督促了其他小组以这个小组为榜样,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性学习氛围。同时,对于表现比较优秀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种评价体系可以由教师建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建立。由教师建立的评价体系即教师直接评价学生,而由学生建立的评价体系则是学生之间互评。同时,为了巩固小组活动的成果,评价体系所包含的项目不仅要涉及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也应当涉及学生在小组活动时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例如,学生在互评时,应根据所学习的英语知识,相互之间进行提问。适当使用英语进行提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结论
总之,小组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从诞生以来,教师一直对这种教学方式开展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在领悟小组活动对英语教学诸多优势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不同种类的小组活动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提升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语法应用能力、句型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也才能得到完全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3):61-62.
[2]陈海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化小组小组活动的策略[J].家长,2020(3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