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是对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时间重新安排,将学习的决定权交到学生手中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加集中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进行合作研究,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会占据课堂的时间来传授信息,而是要求学生们在课前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上和其他学生交流,并且随时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教师在课堂中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翻转课堂之外,学生可以自由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节奏。
一.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依据
(1)理论依据: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维果茨基研究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和“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重要结论。因此,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1]。要想学生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效果,翻转堂教学起点的设计只有落脚于通过视频学习,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后的“最近发展区”。翻转课堂要以课前观看视频学习为基础进行扩展和创新,扩展和创新也必须以完成课堂前的任务为前提和基础。扩展和创新的问题一旦离开“最近发展区”,将很难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实践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教育改革
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持续融入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
课堂教学不断融合,提高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正是有效利用了新型的信息交流方
式及多媒体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2]。
二.教学案例分析-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课主要以认识老子、孔子为主要内容,并对“百家争鸣”思想在后代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解。初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较低,仍以具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具体思想内涵,对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认识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历史故事,精选史料与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组织学生阅读历史故事,搜集资料,扮演百家争鸣中的角色,来一场小型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2)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好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和教育思想,了解其思想产生
的历史背景和后世的影响[3]。教学难点是理解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在学习新课
之前,教师发布有关《百家争鸣》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收集资料,了解各家代表及思想,为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做准备。学习方法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通过查阅书籍,观看视频等。初步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到“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思想文化高峰。
学习新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先师孔子行教像》作为导入,请一位同学模
仿孔子行教动作,并讲述“拱手礼”的礼节,而古人很多礼节长久保持并践行,需要发自内心的仁,从而引出老子与孔子的思想。让学生扮演自己所选的角色,
讲出他们所学习到的各家代表人的思想。教师可以对学生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点评
总结并升华。同时引导学生将各家思想进行对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回答
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在课后,教师继续发布学习任务和视频等。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并向学生布置继续搜集资料,了解有关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感知古人的智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难度较高,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教学内容、形式上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变革[5]。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调节能力方面的欠缺。学生很容易发生不看教师布置的视频的情况,或者即使观看也抓不住重点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的进度,无法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问题。
(2)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对教师教学录像的要求是生动、内容丰富且精炼。教师运用翻转课
堂的方式,首先要具备录像、课件制作、使用各类教学软件的能力。翻转课堂模
式需要提高老一辈教师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同时年轻教师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发掘有价值有趣味的资源。
(3)适用范围有限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和学校花费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去搜集和整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视频图片等,并对高速网络、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使得其在农村中小学中的推广变得非常困难。
四.对策与建议
(1)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未必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所以,为了应对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老师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学校要经常组织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培训活动等,让老师们在学习中得到成长与提高。
(2)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指导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设置学习目标。其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健全学校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对群组进行监督。尽管高中生已经拥有了基础的历史知识,但是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2]。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必须要遵循组内差异、组间平均的原则。注意在每个组中安排较认真负责的学生进行管理。小组学习中,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的能力。同时要强化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父母能够更好地监督学生,还可以将父母纳入到翻转课堂的监管系统中,与老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志宝.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
[2]杨赵伟.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观
察,2019,8(30):132-134.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19.30.071
[3]段贵英.教科书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选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
学,2019.DOI:10.27159/d.cnki.ghzsu.2019.000794
[4]李晴.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为
例[J].现代交际,2019,(02):150-151.
[5]张牧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抗击
八国联军》为例[J].代交际,2019,(02):15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