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李乘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乘云,.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J]. 现代物理学报,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1.
摘要: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能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型教学理念来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拉近学生和物理学科的距离。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71
基金资助:

引言:初中物理是中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认识科学、理解自然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初中物理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精神动力去参与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1.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中教师为王的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在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如果教师利用挖苦、讽刺、漠视、体罚等形式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反感,甚至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反感心理。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各种细节关心到每一个学生,如充分利用眼神、手势、语言对学生表示肯定和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多发言,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

2.联系生活实际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会很感兴趣,通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或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因而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教师可以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讲“电压”时,教师可提问:我们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调层次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在性格、物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一个物理概念、一个规律或一节物理课看似比较简单,但是,不同的学生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其具体表现在知识应用层面,一些学生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则是束手无策。对此,教师应开展层次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对教材的挖掘,注重问题的细化,注重问题的层次化与梯度化设计,然后匹配每个层次的学生,合理布置学习任务,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关于“不同物质导电能力”的知识点时,先确定好探究目的,然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

1.合理设计物理实验电路图。

2.在具体的物理实验中,主要是借助什么来显示物质是否易导电?仅仅使用小灯泡可以满足吗?

3.若电流表存在示数,可是,示数不同则说明什么呢?

所设计的问题要做到由浅及深,进而实现知识点的不断深入。通过此种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为提高学生物理水平奠定基础。此外,在处理相关的物理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发现并解决问题,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开发。

三、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当前教学的不断深化,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更应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将理论知识与课堂知识的结合与练习,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会手把手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在物理实验课程上,表现得比较消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大气压时,采用自主探究的实验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拿了一个小碗,询问学生如何将手里的小碗吸在手中,而不会掉落下去。然后,教师先将自己的手掌用水湿润,然后用力将碗内的空气排出,慢慢松开手,这只小碗吸在手上掉不下去。这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了解到,这是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在探究和讨论中,使学生兴趣倍增,学习效果也更加良好。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初中物理教师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工作,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极为有效的,因为物理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科学性,很多知识都难以用口头表达的方式阐述清楚。但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教学,因为多媒体文件非常丰富,可以融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不同形式不同格式的文件于一体,所以往往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将一些难以口头表述清楚的物理现象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比如教师在教授分子运动相关章节时,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并理解记忆分子的结构、分子运动规律以及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等相关物理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因为多媒体教学其本身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都是非常有效的。

五、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是组成物理学科结构体系的重要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方式往往是满堂灌,教师“一言堂”,一次教给学生很多学习内容,之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课和做题,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庞杂而零散的,学习的结果是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导致不少学生觉得物理的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规律多,不好学、不好记,产生了物理难学、怕学的心理.初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持续的时间不长,理性思维还不成熟,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讲授、讨论和实验探宄等方式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选、精讲,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清楚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心中有完整、简单、明晰的物理图景,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结构化的理解.除了教材中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与之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讨论和展示。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很多种,但是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好探索,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过程,灵活运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相长,以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较过. 物理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肖龙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