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程度的引导之后,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协作交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班级内部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平等对待,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合作意识。
一、教师合理分配小组,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是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合作,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组织和分配小组成员,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在课堂上有序进行。如果学生自由分组,他们在一起可能就不会专注学习,或者学习进度两级分化;同理,教师在分组时,有“强强联合”的想法,就会忽视成绩差些的学生。而且,教师要具体地区分课本内容,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小组的人数是否合适。所以,在分组时,教师不能为了赶教学内容,而节省时间,对学生的分组就草率决定,教师只有平衡分组,才可以推动整体学生的进步。教师要通过对学生,以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情况的判定进行分组,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更加高效。例如,学生在学九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从法国爆发影响重大的大革命、到帝国的建立再到其破灭,知识点多且杂,需要学生耐心梳理,思维清晰。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分模块学习,三人小组,成绩水平同样是上、中、下各有一人,每人负责一个时间段,最后归纳。在小组学习中,成绩好的学生负责带动小组进度,性格活泼的学生活跃气氛,学习稍差些的学生,会受小组氛围的影响,主动参与学习。
二、教师引导方向,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很难能够真正地保证教学质量,同时,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因此,学生们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意见不统一,各种问题而产生组内矛盾,从而限制了小组合作的进一步进行,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承担起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比如以春秋时期的战国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一个论点:战争是使一个国家毁灭或使一个时代进步?然后要求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赛,这样小组成员就会为自己的辩题寻找相关的历史支撑,从而促进辩论赛的进行,但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三、丰富小组合作形式,提高小组合作默契
长时间单一化的合作形式,学生也会逐渐觉得这种方式和正常上课的方式没有区别,最终,教师和学生都会忽略小组学习的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课堂情绪变化,适当地为学生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如此,教师让学生常处在新颖的学习方式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感,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例如,教师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时,需要让学生掌握从全民坚持抗战到抗战胜利的过程,以及重大会议时间和内容,这是试卷的硬性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必须熟悉的一段国家历史。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挑选一段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让学生观看,并且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查资料去了解故事的背景,最后在课上按照人物角色进行演绎。在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意义理解,还增强了爱国情感。又如,学生在学到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时,会涉及秦皇的暴政、农民起义,以及秦的灭亡三个方面的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开通大运河,但是又执行了暴政,导致秦灭,教师通过这一点,在教学结束后,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的辩论比赛。教师把学生分成四名学生一小组,一共八组,各小组内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概述,最后小组决定选择哪一方,正方为“秦功大于过”,反方是“秦过大于功”,以小组抽签的方式进行辩论。学生从热火朝天的辩论赛中,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秦朝的历史,并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评价中肯,提高组员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且希望学生能从小组合作中获得进步。但是,部分学生在教师点评小组表现时,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某句话,在同组员对比中,而打消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自信心。因此,教师评价中肯,对学生的学习心态非常重要。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会对每个小组和组员做出评价。但是,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因实际学习情况,而分工不同,导致任务量不同,这时,教师要认同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讲到《三国鼎立》一课时,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总结其中的主要历史人物,以及关键事件。但是,课本对历史的收录具有一定侧重点,因此,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会在分配任务时,让部分学生负责的内容相对少一点。不过,教师在最后评价时,切勿忽视任何一名学生的学生成果,如:“某个学生归纳得很仔细,要继续保持”“学生整体表现不错,时间线再清楚一点会更好”“学生比开始时进步了很多,回答问题很积极,继续努力”。无论学生的性格和成绩怎样,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去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并督促学生更加完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让学生们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拥有更加充分的学习兴趣支撑,构建出一个更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课堂,满足学生们的历史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志效. 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策略[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17-118.
[2]苏秀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 考试周刊,2021(11):141-142.
[3]李兵强.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2020(9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