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就必须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从自己做起,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大量的积累,对历史这一学科的特性了如指掌,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历史为中心进行教学实践,并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吸收新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看来,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中心,在课堂上是一个权威,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然而,一些教师在讲授时,由于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不足,在讲授时不断地吃掉“老本”,造成了课堂上的低效和教学的僵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这就要求历史老师们要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要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在持续地发展着,而他们的知识也在持续地被充实着,要建立起一种终生学习的观念,要持续地吸纳新的专业知识,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才能与时俱进。教师能够把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所得到的经验运用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行清晰地界定。同时,老师也要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要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把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兴趣、想要了解的东西,融合到自己的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目前的历史教学状况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对初中历史老师进行了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式进行了归纳,指出了他们应该具备了终生学习的观念,并持续地吸取新的专业知识。
二、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社会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信息技术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与信息环境相适应。初中历史老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它的便利,吸取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地与历史相关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 VR技术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学习场景,也可以使用微课视频来为学生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去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之后,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弹性和多样性的历史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在此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总结出了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式和方式,应该知道如何将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学生课堂参与讨论——营造开放性的历史课堂
学生是教室的一部分。在优化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学生”,使其更具“专门性”,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造出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情境,并鼓励他们围绕生活话题,谈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了解他们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老师要适时地给予他们启发,并给予他们语言上的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开放的历史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们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式和方式进行了归纳,认为应该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讨论,为他们创造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历史课堂。
四、优化教学反思工作——做到从学生出发
在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既要向前看,又要适时回头,反省自己的教学,找到可以最优的地方,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反思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从学生出发,有没有符合学生的期望,有没有实现了教育目标,有没有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反思总结写在笔记本上,并经常查阅,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相比较,从而知道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通过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评判,对自己的教学优点和缺点进行剖析,从而培养了自己的职业素质。
五、树立科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一种新式的教研模式实施之初,难免会存在教师的认识不到位,理念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在校本教研工作落实时,要帮助教师确立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帮助其认识到校本教研和过去的教研工作的不同之处,转变教师对教研的传统的观念。教师要提高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重视程度,认真探究,提高主体意识,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时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僵化方式,创新探究、讨论、展示、点评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时,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对两汉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意义展开自由讨论,讨论后由小组成员选出代表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最后由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由老师进行总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探寻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构建合理模式,制订系统措施
华南师范初中教研室的刘良华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问题-设计-行为-反思”四步法,并被部分院校所采纳。但也要结合实际,以学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案,制定出一套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方案。比如,可以通过“推门听课”等方法,追踪老师在课堂上的工作,给老师们做一个检查,让老师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水平;也可以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开展教研比赛的平台,让老师们在这个平台上展开教研比赛,展现自己的个性,完善自己的缺点,这样既可以增强老师参加校本教研的热情,也可以在老师之间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从而使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七、充分利用资源,提升专业素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课堂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因此,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和整合,成为评价教师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课本是最基本的教育资源,要使课本的作用与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初中历史课本上,每个课文都有“动脑筋”“动手探索”两个环节,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可以从这两个环节入手,拓展课文的内涵,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对资源的使用仅仅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方面,要想提初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敢于否定自己,要积极地去探讨正确的教学方式,并敢于进行创新。第二,要积极地积极地去学习,去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让老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促进,通过与别人的工作,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缺点,一起提高。
结语
总之,本论文在建立终身学习意识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创造了一种开放的历史课堂;在教学反思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将会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自己变成了历史课堂的主人,并和老师共同为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历史课堂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晓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现代中初中教育,2018,34(11):62-64.
[2]王春燕.教育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33+48.
[3]施会华,邹秀丽.教师专业成长依靠规范课堂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0):22-24.
[4]李稚勇,陈志刚,王正瀚.历史教育学概论—— 初中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5]邬志辉.打出“全方位组合拳”大力支持乡村教 师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分析[J].中 国民族教育,2015(5).
[6]张正平.新课标新课堂——对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反思[J].科教文汇,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