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原则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受学生原有知识体系、定式思维所限制,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意义非常,所以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本文则是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究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1坚持以人为本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学习,无法主动投身于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也是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是教师基于某个框架而展开的教学,这种环境下学生整个思维方式也会被局限于教学框架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现代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所以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结合学生心理、思维以及知识能力来展开合理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与思考,从而有效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1.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除了要在课堂上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原则之外,教师还要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可谓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引者,也是学生创新思维领路人,只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及时革新传统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优化语文教学课堂,突破学生思维束缚,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1.3形成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想落实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这一目的,良好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其中的关键,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革新教学理念,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平等、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在良好互动课堂上创新思考与探究,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形成。为此,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原则来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2.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毕竟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有效点燃学生思维,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可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环境所影响,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经常会受到条条框框所限制,大多数学生普遍都不善于提问,这也直接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束缚,为学生营造出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敢于质疑和提问,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教师也不能随意打击,因为这一过程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形成的过程,教师应该要提高重视,基于学生提出的全新角度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导入环节以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图片、视频,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情境来直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学生创新思考而言意义非常,能够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2.2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这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发散性思维通常是指人从不同角度、方面来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发散性思维具有变通性、敏捷性与独特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而言意义非常。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引导学生就同一问题来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发散思考,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丰富学生知识深度,还能让学生在全新角度思考与探究中真正把握问题本质,从而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2.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毕竟学生创新思维只有在大胆质疑以及标新立异中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以自身有效引导来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见解,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得以锻炼和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塞翁失马》教学的时候,文章中心主旨就是“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可是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觉得坏事不一定能够变成好事,最好是提前做好准备。针对学生这一不同看法,教师不能随意进行指责,反而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见解,然后师生一同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在语文课堂上懂得辩证性思考与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发展自身创新思维。
2.4利用文章留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部分文学作品之中,有些作者为了能够突出重点、语言简洁、主次分明,在创作过程中会使用留白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具体而言就是会将一部分内容直接省略掉,这种留白省略的地方教师可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即可借助于文章留白处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就这些留白处随意发挥,展开联想和预测,通过预测之后的剧情来有效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的时候,文章最后有写道“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教师可以基于此来为学生提出创新思考问题:“为什么在做了标记之后还是找不到这一片桃花源?”以此来点燃学生创新思维,之后再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创作,补充续写太守门前往寻找的过程以及找不到的原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想象力以及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意义非常。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重要教学导向。语文教师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注重创新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为教学导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合作互动学习,同时结合学生兴趣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与探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11).
[2]刘侠.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9(02).
[3]田有利.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6(35).
[4]谢颖凤.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