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及其对策探究
赵冠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冠斌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及其对策探究[J]. 历史教学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8030.
摘要:
通过深入了解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便于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进行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或策略在解决难点方面的效果,验证有效性。最终总结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常见难点,如复杂概念的理解、时间轴的掌握、历史观点的辨析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教学对策,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证明文中所举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质量对策探究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8030
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632

中学历史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囊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和社会发展。

学习中学历史的目的,不单是要了解过去的事实和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了解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规律,认识到了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特点,以及理解重大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他们会了解到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重大战争和变革、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同时,学生也会学习如何分析历史资料、解读历史文献、评估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同时,中学历史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如比较和对比不同历史时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探讨历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的能力,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学习中学历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他们未来进一步学习历史、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同时,通过了解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成果。

1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1.1 复杂的历史概念和事件

中学历史涉及到了非常多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如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封建领主、农奴、封地等复杂的关系和制度,要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概念,就需要多次的讲解,使得学生真正领会。如概念民主与专制,这些政治概念涉及到权力的分配、政府的组织形式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需要学生理解不同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差异。如在各种社会形势中的经济体系,它包括了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这些概念涉及到经济的运行机制、生产方式、资源分配等方面,需要学生了解不同经济体系的本质和影响。

还有文化多元性,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相互关系以及文化交流、融合和冲突等概念,对于理解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和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还有历史课本中对于各个时期的历史分期,如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等,这些分期概念代表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还有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思想体系对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它们的核心概念和演变是一项挑战。

诸如国际关系等等,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以及条约、联盟、冲突等复杂的概念[1]

1.2 复杂的时间和地域

历史教学需要涉及到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学生往往难以建立起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框架,将事件和人物正确地放置在历史背景中。高中历史中复杂的时间和地域,如古代文明的时间跨度,例如在世界历史中,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的时间跨度很长,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文明的兴衰和演变;

在历史教学中地域显得更为复杂,地域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历史事件地域分布的范围广,历史事件往往发生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学生要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需要知道国家或地区,还要涉及更具体的城市或地标。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社会结构,这些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地域文化差异,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复杂的时间和地域概念。通过具体的案例、地图和图表等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建立起对时间和地域的基本认知和理解能力。

1.3 大量的事实与记忆困难

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事件、人物和日期,学生容易感到压力,并且容易混淆和忘记。在高中历史学科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历史事实如以下这些些常见的例子:(1)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学生需要记忆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革命等。这些事件涉及到具体的日期、关键人物和事件的顺序。(2)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作用:学生需要记忆众多历史人物的姓名、所在时代和他们的作用。例如,记忆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思想。(3)不同时期的国家和政权,学生需要记忆不同时期的国家和政权,例如古埃及的法老王国、罗马帝国、中国的唐朝等。他们需要了解这些国家和政权的地理位置、时间跨度和主要统治者。(4)战争和战役,学生需要记忆一些重要的战争、战役和相关的命令、战术和战略。例如,学生需要记忆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珍珠港事件等。(5)全球历史和文化,学生需要记忆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例如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印度教的教义和天主教的主要教义等[2]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事实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教学标准而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克服记忆的困难,通过多种方法,如分段学习、联想记忆、图表和复习来加深对这些事实的记忆和理解。

1.4 视角的多样性

历史学科经纬密集,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不同的视角,学生要面临理解不同历史观点,对此难免出现理解上的困难。首先时代背景,不同时代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价。例如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次是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对历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反映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兴趣点等方面。第三是政治观点,不同的政治观点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评价。例如,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其四就是文化视角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存在差异,文化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价值观和侧重点。其四是个人经历和兴趣,学生个人的经历和兴趣也会影响他们对历史的关注和理解。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个特定时期或主题更感兴趣,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角。第五是跨学科研究,将历史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历史。最好是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从更广泛的国际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趋势。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学历史教育更加丰富和多元,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历史资料和观点,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视角。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过去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包容和开放心态,促进不同文化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1.5 与当代联系

中学历史与当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体现再社会的发展上,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全面了解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结构和现象,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文化传承上的问题,历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学历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其次是国家意识,学习国家的历史能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杰出人物,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还能对国际关系进行了解,历史上的国际关系和外交事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国际形势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是人文关怀,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引发学生对于人性、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其四是经验借鉴,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它的原因和结果,能为当代社会提供经验教训,帮助人们避免重复犯错,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五是社会问题,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和改革运动都与当代社会的问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进行对比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最后是个人成长,学习历史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都是在当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通过建立中学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挑战和机遇。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有见识、有责任感的公民。

2 克服高中历史难点的策略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如文章前几节所举,教师要积极寻找对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详细的案例讲解,活泼生动的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帮助学生更好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主动思考,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2.1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应用

针对复杂的历史概念和事件,例如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变革等,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和难懂,教师相应的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例、图表、多媒体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有的历史事件时间和空间跨度大,涉及到长时间跨度和广阔的地理空间,有的学生难以把握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教师这时候可以使用时间轴、地图、对比表格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空概念。

2.2重点引导和兴趣激发

很多历史观点和解释的不尽相同,如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对同一事件或人物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这导致学生非常困惑。教师可引导学生接触多种历史观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有在文化和背景差异上的不同,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会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困难。教师通过文化介绍、案例分析、跨文化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在记忆和背诵方面,历史学科通常需要学生记住大量的事实、日期和人物。教师要提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归纳总结、制作闪卡、讲解记忆技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在针对学生的难点症结上,可以多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历史人物、多媒体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有趣。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开展研究活动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讲解、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还要提出开放性问题,避免问那些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例如,“你认为某个历史事件对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或者“如果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会怎么做?”

还要经常性的组织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提供真实的历史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还要联系现实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的影响,提高学习的动力。最后是强化评价与反馈,通过测验、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 结语

中学历史学科的难点,需要不断的进行思考,提出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还要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从而更好地应对历史学科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汪小芳.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难点及应对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2):147-148.

[2]赵星.“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重难点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0(12):86.

[3]李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今天.2023,(18):2.

[4]李玉龙.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及其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6):77-78.

[5]彭美玲.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2,(11):120-122.

作者简介:赵冠斌(1974.06—),男,民族,汉,山西省繁峙县东山乡,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繁峙县砂河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