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TPSS”模型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路径——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乔玉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乔玉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TPSS”模型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路径——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 数据与科学,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摘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数字化背景下基于“TPSS”模型的数字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以提升数字化技能与素养为目标,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字化;TPSS模型;教学模式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基金资助:2023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TPSS模型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编号2023365)的研究成果。

我省以山东职业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率先进行混合教学新模式改革,为我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赛道,但不少高职院校仍存在相关概念界定和认知模糊、数字化教学环境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资源供给与师生需求矛盾突出、“三教”改革数字化创新不足等问题。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背景下基于“TPSS”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思路

为构建“TPSS”的高职数字化教学模式,首先推进各教学要素内部在时序与本体上的混合,包括教学内容实现传统教材、云教材的混合;教学空间实现课堂、企业与云平台的混合;教学工具实现多媒体设备与智能学伴、虚拟助教的混合;师生交互实现有效教学时间的口耳相授与无限开放时空的沉浸交互式混合等。同步建立统一的监测数据库,推行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等一体化数据治理,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数据共享。

(一)理论教学(Theory)

采用“教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远程教学”模式,选取超星“朗润教管一体化平台”,资源库平台、教学平台、考试平台、教学管理平台与评审系统五位一体,线上线下有效衔接、课上课下有机结合,课前、课后线上为主,课中线下为主。通过互联网给学生发送相关考证、技能大赛的学习链接,通过资源库平台推送相关学习视频,实现“岗课赛证”相融通与资源信息的共享。

(二)实践教学(Practice)

采取校内课堂模拟训练+校外企业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沉浸式体验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总结(Summary)

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课后反思总结,通过教学平台完成实训报告,教师组织线下实践总结汇报会,促进学生数字赋能下的高阶性知识、技能、思维养成。同时,教师通过教学平台进行自我诊改。

(四)技能(Skill)

将职业资格证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考核内容融入正常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点与技能点的有机对接。

(五)教学全程监管

通过教管一体化平台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实现教与学全过程的在线督导、数据管理、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完成学生画像和教师画像。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TPSS模型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教学改革内容

1.建设数字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打造校级一流的数字化教学创新团队。

2.借助教管一体化平台,强化数字化教学方法

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为终端,利用课堂教学工具、互动工具、反馈工具,以“理论+实践+总结+技能”(TPSS)的模型,“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把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融为一体,以“手机+互联网”完成人机交互操作。

3.开发数字化教材

3所高职院校遵照“数字赋能,课程升级,模式创新,共建共享”原则,协同建设《企业财务会计》在线课程。课程运行两期后形成示范教学包,打造成直接用于混合式教学的交互式数字教材。同时开发特色校本立体数字教材。

(二)教学改革措施

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实体化实训基地,借助财税岗课赛训平台,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形成基于理论(T)、实践(P)、总结(S)、技能(S)模型的“岗课赛证”相融通的教学模式,数字赋能实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产教融合,德技并修,螺旋进阶,强化重难点,助力高端会计工匠输送。

2.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借助智慧教室和互动教学平台,引入云计算、大数据、数字货币等时代前沿知识,将教学目标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3.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

参与试点的3所高职院校分别梳理出《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确立课程建设目标。专业打造教师资源建设与学生应用共同体。搭建教管一体化平台,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建成融媒体教材等资源,上传资源库,数字化构建“泛在”教学生态。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教学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实现教与学的全过程评价,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引入参赛评价与考证评价的同时,兼顾课程思政评价;通过教学管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探索差异化考核、诊断性与增值性评价,最终形成一个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三、数字化背景下基于“TPSS”教学新模式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会计》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为主线,形成项目贯穿、应用为主、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课程特色,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考课程,同时适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本课程立足于胶东半岛数智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校在线精品课程,构建知识图谱,助力学生实现泛在学习;依托省教改项目,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数字化资源,实现了岗位核心技能全覆盖。

(一)资源建设与应用

1.系统开发理实一体的数字化资源,覆盖会计岗位工作全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融合“岗课赛证”,聚焦重难点,依据能学辅教的原则,按照项目—任务—知识(技能)点三级架构课程体系。对应知识(技能)点开发学、训、练、拓一体化教学资源,并上传教学平台。

2.立体构建“1课1书1基地3平台”,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过教学平台建设智慧课堂;对接岗位工作流程,开发配套云教材,提升师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产教融合,建成实体化实训基地;借助大数据财务岗课赛训平台、财务数字化训赛平台、数智化财务云平台,实施课堂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大赛、考证社团活动。

3.全程融入数字素养与工匠精神,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数字化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及协同育人,适应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专业最前沿的新政策、新技术、新规范,系统设计了匠心、匠技、匠道、匠魂4方面的课程思政点,通过真实的业务、项目实践有机融入工匠精神。

(二)学习考核评价

借助教学平台,对标核算技能规范和岗位标准,从个人、小组、系统、教师、社团、企业六个维度,实施过程、结果、增值、诊断四方面评价,分别考察学生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差异化学习成效。

四、结论

本研究将数字化有机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构建了基于“TPSS”模型的教学新模式,课前导学(固基础)、课中精学(强技能)、课后拓学(通应用),学生兴趣与成效同增、立德与强技双赢;教师教学与科研共优,为高职院校教学变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梁伟,魏正涛.应用型高校“TPSS”理实一体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2.27(17):32-34.

[2]韩锡斌,杨成明,周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3-11.

[3]房田田,张卫娟,田道勇.比较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国际经验与本土推进[J].教育科学论坛,2023(06):11-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