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作用
1、有效拓宽学生英语学习视野的“望远镜”
从初中英语的教学设计上看,普通初中英语教材中的绝大部分课文题材选择和设计初衷,主要都是围绕和服务于学生日常对英语基础词汇的学习、对基本语法知识点掌握以及综合面向英语考试的应试需要。因此,其所涵盖的知识范畴从总体上看是相对有限的。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更好地扩充初中英语的知识积累量,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在口语交流、词汇积累、语法掌握、阅读分析以及写作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养,打造初中英语第二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载体。
2、巩固拓展第一课堂教学成效的“补给站”
从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上看,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在校园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的计划内容安排之外,为有效补充英语第一课堂学习时间紧、学习面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等而应运而生的一项课外教学活动。同时,从英语教学内容的角度上看,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无需面对传统的升学考试,它的知识框架既源于英语新课标大纲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课本,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能够有机会多思考想象、多动口表达、多动手实践,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余时间去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开发学习潜能、推动创新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的思辨能力。
3、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自信的“助推器”
从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上看,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语言类学科,其所要学习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练要求较高。在传统的第一课堂中,教师一般需要根据学校、年级以及英语备课组的教学工作计划部署来安排教学进度,一般课堂时间会比较紧凑、课程设置相对枯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比较被动,难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通过设置初中英语第二课堂,它既可以不占用常规教学的上课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学习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创新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专题学习兴趣活动,让英语教学从枯燥乏味走向鲜活有趣,让学生面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从有兴趣变成有信心。
二、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提高路径
1、关注学生爱好
之前一些教师在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时会直接开门见山地补充课堂上没有讲述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记忆单词、分析句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当前的第二课堂中,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爱好倾向,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合理地展开教学引入,让学生们对课堂产生兴趣。
例如,在课堂引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Quick Response"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童话故事里面的节选英文歌曲,让学生们自行根据音乐说出故事名称;比如在引入《冰雪奇缘》这一故事时,教师可以播放“Let It Go"这一歌曲。在导入音乐时,学生们会不自觉地进行哼唱,并且产生明显的画面感,快速地联想到《冰雪奇缘》这一故事。通过这样的趣味引入方式,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设置趣味游戏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引入之后,教师不能够直接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书面化的描述,这时候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尝试机会,比如这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可以积累不同的词汇。同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发散学生的英语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先设计“Guessing Came"游戏,教师先利用电子显示屏展示学生们喜爱的一些经典童话故事,如Little Three Figs(三只小猪),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等,然后教师让两位同学背对着电子显示屏,班级里其余同学利用英语去描述屏幕中的图片内容,被选择的两位同学需要根据同学的提示来猜出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描述,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不同的词汇,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下,合理地转换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对于猜词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英语描述,然后并将其在脑海中进行转化,所以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3、创设语言环境
不管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交流都是语言的首要目标,而情景则是开展交流活动的背景与基础。教师需要在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学重点设计出情景化与角色化特征明显的活动形式,并在构建情景的前提下保证其简易可行性,协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构建语言学习的活动情景。
以“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同学用英语讨论兴趣爱好”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课堂互动搭建以兴趣爱好话题的活动情景,并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融入情景;同时,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英语交流作为语言环境创设的主要途径,以限定英语教学的总课题。通过对生活中常见话题的引用与转化,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自然的态度投入到语言活动的实践中,在互动中进一步培养课程要求的 Talk about abilities 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流畅交流的能力,对英语教学起到正向影响。
4、开设英语角区
因为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所差异,教师可以设置英语角区,并分成不同的区域,例如,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去练习英语文章或英语诗歌的朗读,英语能力一般的可以同学之间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英语能力较好的可以尝试着与外教进行交流,使每一个学生在英语角中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I'm watching TV”这一课后,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到英语角进行交流,去跟其他同学或外教老师分享自己喜欢看的电视,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其他人喜欢看的电视,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结合生活实际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传统的英语课堂是以讲学为主,那么英语第二课堂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教师在教学这个单元前一周给学生发布任务,将自己的周末生活用手机记录下来,并且用英文配上简单的描述,在讲这个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照片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抽选一些学生讲述自己上一周的周末生活情况。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关键的英语词汇,然后带领学生用英语描述周末生活;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他们基本能够用英语进行完整表述,此时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纠正其中的语法错误即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第二课堂中,教师需要从学生们的个人兴趣出发,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来展开趣味化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可以了解更多实用的语句表达方式,提升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智慧. 浅谈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0):0144.
[2] 饶辉年. 英语第二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4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