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刘春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春洁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 历史教学研究,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8041.
摘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繁杂且零散,学生在面对某些章节时可能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导致知识断层,缺乏学习动力与热情。因此,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思考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041
基金资助: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验证。同时,学生还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这一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应对挑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和个人成长夯实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初中生学习效率与适应性的有效提升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这样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避免无效的学习时间浪费。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无论是学校学习还是课外拓展,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并优化学习策略,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二)有助于初中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增强

传统教学往往强调学生使用相同思路解题,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得至关重要。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密不可分,相互促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积极调动创新意识,深入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而创新意识的激发又能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对初中历史教学质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初中生终身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终身学习是个人长远发展的基石,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智能化、信息化趋势日益显著,初中生仅凭学校所学的知识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立足。即便步入社会,他们仍需坚持学习新技能、新知识。而培养初中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实现个人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蕴藏着丰富的时间脉络、事件变迁、因果联系和深远影响,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局限于教材,课堂氛围略显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巧妙引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故事。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讲述红军过草地的传奇故事,促使他们主动探究知识。随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尝试编写红军过草地的剧本,准备进行情境表演。在课堂上,情境表演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或引导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思考、交流心得。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天然的学习动力,教师应敏锐捕捉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注重内容的创新和启发,以吸引学生主动投身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飞跃。以《探寻新航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例如:“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航海家,你们会如何准备自己的探险之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地图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但你们知道在十五世纪以前,人们对地球的认知是怎样的吗?我们今天的地理知识是如何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历史脉络,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累积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课后,教师可以继续延伸这一主题,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作业。比如:“如果历史上没有哥伦布,新航路是否还会被开辟?如果没有新航路的开辟,我们的世界又将是怎样的一幅图景?从哥伦布的探险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宝贵的品质?”让学生在课外也能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三)鼓励小组合作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倡导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以《秦统一中国》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原因及意义后,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何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是什么?”、“秦始皇为何能够成功统一六国?”等,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既定的探究方向,回顾和复习教师讲解的内容,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和思考,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可以通过热烈的讨论、积极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进而产生多种思路和见解的碰撞,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并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点燃自主学习热情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体验历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广泛的历史知识。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可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为例,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节日知识分享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并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的详尽资料,资料应涵盖节日的起源、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独特习俗。接着,教师引导他们以PPT或视频的形式呈现这些资料,使分享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在分享会上,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投票环节,评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前三名,并授予他们“传统节日知识达人”的荣誉称号,这种激励机制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准备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打造更多的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与学生兴趣点相契合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参与情境表演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热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仍需继续探索和实践相关策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程玉萍.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21,(34).

[2]闫瑾."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课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2021,(18).

[3]江明东.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