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周庆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庆丰,.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J]. 当代中医药,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1.
摘要:
中药性论涵盖了中医虚热温凉的性质、辛甘酸苦咸的味性、起落浮沉的倾斜性、归经的指导作用,及其对有毒无毒物质的功效性。中医学炮制技艺对中医学的药性研究有着巨大的作用,清代中医药物名家徐大椿的《制药论》就认为,凡是药性较强人,药性无所不偏,偏之则有利必害。而中医学炮制技艺的重要目的正是在于取利去害,并利用对其药性的影响,以保证由中医学所炮制出的中医药物饮片在中医学临床应用的安全与效果。
关键词: 中医炮制方法药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学效应
DOI:10.12721/ccn.2021.157071
基金资助:

一、引言

药材在经历了各种炮制过程之后,受药汁、水浸泡、酒、加热以及醋等敷料的影响,而导致了原中药材中的生化特性出现变化。中药炮制学是现代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基础,其质量标准、规格、方法都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演变的关键学科。目前的中医炮制依据一定的中医药基础理论,根据中医药自身的特点、配方、调剂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所采取的各种制药办法。

二、中药炮制的具体目的

中药炮制的重要目的及功能,分别是:(1)改变中药品的功能以及药性,以此来增强药品在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2)改变药品的味道,让人们对于药品的耐受度更高,同时方便病患服用;(3)通过减少,甚至是完全地把药品中的某些毒副效应完全除去,并借此来保证病患服用的安全;(4)增加药品的功能或者是改善保健品的药理效果;(5)方便制药调剂,确保药品的总体品质;(6)便于药效的保持和贮藏。

三、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一)不同性味的辅料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淡豆豉的各种炮制技术和辅料,是决定其性味及形成作用的重要基础。黄连经生姜等炮制后,其热药性效果和特性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选了胆黄连炮制方式,为研究黄连炮制种类选择、研究炮制原理和研究辅料对药物寒热药性改变所造成的副效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中药制剂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制剂的作用和内涵,进而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指导中药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专家们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其为典型的寒性中药,经各种中药配伍加工,或以温治寒;或以寒化为寒化,以其本身的寒性为特征,从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对中药的药效与炮制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通过对中药的特殊用途及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论述了其药理学的功效,提出了“以寒制热”“相反为制”的中药炮制方法,以具有较高的温性和温补的栀子为主材,通过煎煮来制成参汤,提高其口味;添加蜂蜜工艺,在进一步强化了人参的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减轻了其药效,并采用 TLC、 HPLC等技术对其进行了成分对比;结果显示:出血持续时间、凝固时间、饮水量无显著性差别;以17-羟基皮质激素为主要成分进行了药物效学分析,发现新的工艺对人参的温燥化作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热性”指数明显下降,中药传统炮制工艺技术的差异也对西洋参的具体作用造成了不同作用。

(二)结合功效的药材炮制对性味的影响

通过对中药活血化瘀法中药的药理作用的探讨,并对经煎煮和不煎煮两种中药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煎煮的中药制剂与非煎煮的中药相比,血浆 CK含量明显高于未经加工的对照组;但在处理后, CK含量明显降低;尽管模型组的钠、钾、钙 ATP酶活力显著降低,但其 ATP酶活力显著提高,研究人员相信,中药的抗氧化能力与加工方法有关。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炮制方式和合理的炮制流程才能提升活血化瘀功能类中医的药性,也才能适应临床需要。发现在活血祛淤中药中,植物类药材属于温性、平和的,而寒性为其次,且味苦、辛,所以能够起到行经络气血、苦泄以及通下的药物作用,但是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对此类中药的药性会造成一定干扰,以及在炮制前后作用方式的不同。

(三)地方特色与临方炮制方法的影响

有关专家从地方的传统炮制工艺与手段,以及临方炮制经验上进一步阐述了传统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材性味上的重要作用,对北京京山岭南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医学种的传统炮制方法研究工作做了总结,对岭南地区特有的制炮工艺也做出了基于整体观与整体观的认识与分析,并总结出传统岭南草药的炮制技术分为研捣、蒸材法、结晶蜂蜜制、四制、制炭法,炮制方法与辅料白酒、食醋、白糖的使用都比较广泛,但其中有接近百分之二十的草药都是用白酒的炮制方法,而炒制的方法却比较少采用,而且这种技术与辅料的使用还与岭南一带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相关,也对岭南地区中药的药性发展造成了限制。以对中医藏药的应用研究为背景,对藏药渣驯的具体应用技术和炮制工艺等问题加以了综合研究与探讨,对藏药渣驯的藥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对中药炮制工艺的运用和对中药具体用途的作用等。在医院进行对中药的临方中药炮制时,更便于对中药饮片保存具体应用技术,有利于对中药饮片的贮存、调配、制备和鉴定,促进功能物质的煎出,改善煎药品质,从而更好的发挥中药作用。

(四)炒制工序对中药疗效的影响

对种子、果实类药物等进行炒制,可将其外壳及果皮全部炸掉或空鼓,或在煎熬时使其有效成分更易于炒出,如牛蒡子等。经炒制后的药材会产生焦香味,有醒脾开胃作用。对有毒的药材炒制则可以使其毒性减弱或减轻,如经炒制后的牵牛子则会破坏一些牵牛子甙,从而减轻了它的毒性,增加了药材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草药必须经炮制后才是健康的,其炮制工艺对中药的药性产生了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其有毒成份,其炮制时活性物质的溶出率,以及炮制工艺流程中的各个步骤都对中草药的临床作用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的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充分发挥中医在临床上的特殊作用,中医领域的工作人员仍应继续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廷猷.清代徐大椿《制药论》译评[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9):1315.

[2]贾天柱.中药炮制药性变化论[J].中成药,2019,41(2):470.

[3]李加慧,陈仁寿.中药“”同药反效“”原因初探[J].中医杂志,2017,58(18):1609.

[4]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表达的多样性(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2):1321.

[5]吴志军,张超英,柳秀杰.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01,(1):23.

[6]王思齐,王满元,关怀,等.淡豆豉的本草考证[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4):473.

[7]邓玉芬,钟凌云.姜制黄连炮制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3):93.

[8]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等.正交试验法优选胆黄连炮制工艺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8):1296.

[9]钟凌云,孙莹莹,龚千锋.炮制影响黄连药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草药,2010,41(2):3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