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语言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是决定语言内涵的关键因素。同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中,可能所产生的意义天差地别。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缺少文化的渗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英语教师以考试为指南针,考试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不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导致学生学到了“汉语式的英语”,应用英语的能力很差。在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今天,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中西方文化的讲解,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形成文化意识。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结合英语词汇教学,巧妙融入英语文化
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最小单位,语言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表现,词汇是文化的精华与结晶,随着文化的不断丰富,会产生更多新词汇,同时,词汇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深意,能够反作用于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高度重视词汇教学,挖掘词汇的文化背景,带领学生从词汇角度理解英语文化和词汇,使两者实现有机整合,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例如,在外研版七年级初中英语Module 4 Healthy Food中,本单元话题是“食物”,涉及多种多样的中西方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了解的食物也越来越多,包括一些西方食物。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听、读、说等训练,使学生分类学习和记忆水果、蔬菜、肉类及饮料方面的词汇。在教学西方食物类单词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回顾、整理一些相关单词,如:bread,chocolate,hamburger,steak,pizza,sandwich,coffee,cheese cake等,从中西方不同的食物、饮食习惯、用餐时间安排,以及对健康饮食的认识等方面融入文化知识,如:饮食观念科学、合理,强调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食观;在制作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注重食品同名称、容器及环境的配合;日常饮食以肉、鱼、蛋、乳制品和人造黄油为主,素食为辅;节日饮食习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玩乐为主;等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丰富课堂教学流程,大力普及文化知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流程,融入文化知识,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体会丰富的英语文化内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主题丰富课堂教学流程,引用一些有关英语文化的故事、笑话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升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熟悉程度。
例如,外研版七年级初中英语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中,本单元围绕“节日”话题展开,教师在教学时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一组有关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图片,包括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等,并提问:“What festival isthis? What other festivals do you know? 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 Lantern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 Mid-Autumn Festival?"
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阅历自由讨论,分享一些我国的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同时补充部分新内容,如各个节日的起源、风俗习惯、传统和有关故事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本国节日文化。接着,教师顺势延伸至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和万圣节等,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分享国外节日习俗,融入节日文化知识,使其乐于接触和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节日,乐于参加相关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其文化品格。
(三)注重中西文化对比,提升学生文化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大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带领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注重中西方文化对比,能够促使他们主动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日常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中西方文化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其在比较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升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如,外研版七年级初中英语Module 6 A Trip to the zoo中的核心话题是“动物”,不同动物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象征与文化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进行中西方动物文化对比,如:dog在汉语文化中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而在英语中大多是褒义词,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 help a dog over a still(助人渡过难关),a lucky dog(幸运儿),an old dog(老手)等。汉语中对鸟没有太多的联想,常说某人像鸟儿一样会唱歌,说小孩叽叽喳喳像小鸟一样快活;不少西方人把bird视作宠物,用来比喻人,指少女、女朋友、美女等,如an odd bird(一个古怪的人),a little bird(消息灵通的人)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动物文化的不同,能够促使他们学会包容与尊重异国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工具,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化背景下,其作用和地位也日趋显著。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利用好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的学习,必须加强语言文化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了解其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孟亚玲, 陈迪. 从教材内容看初中英语课程文化意识目标的达成——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 教育视界, 2021(21):5.
[2] 马生仓.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文化意识培养及文化教学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3(5):4.
[3] 程稀.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J]. 中学生英语, 2021, 000(010):P.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