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路径初探
张淑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淑梅,. 基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路径初探[J]. 历史研究进展,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摘要:
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它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在当今社会,时空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学生对于时空观念的认知不足或错误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教育教学中对于时空观念的培养不够重视或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路径,以期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时空观念。
关键词: 时空观念;初中历史教学;大单元教学;培养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基金资助:

一、引言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包括了对时间的线性和相对性认知,以及对空间的地域和界限认知。时空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薄弱、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理解不深入等。因此,如何通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时空观念的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它包括时间的线性和相对性认知,以及空间的地域和界限认知。时空观念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知和分析能力。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通过历史大单元教学。

三、通过历史大单元教学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历史时空意识

研究表明,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时空意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某个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和地理位置,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2.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大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例如比较和分析不同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推断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研究发现,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引入具有时空背景的真实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发现,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感兴趣,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究。

4.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大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研究发现,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与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关系,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

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时空观念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一方面,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的把握不准确,缺乏对历史事件和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地理位置的认知偏差较大,容易产生片面的观点和误解。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时空观念的培养和理解能力。

四、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1.课前情境营造

课前情境营造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文献、影像资料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的初步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开始思考并搜集相关信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第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为例,课前,教师围绕孙中山这个人物设计一些情境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开始思考并搜集相关信息。如比如:这个人物的出生地是哪里?他是在哪个时期发起了重要的活动?这个人物的行动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如何等等。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可以在课前做一定的预习,积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辅以多媒体展示,展示该人物的照片、地图、文献等,帮助学生对这个人物和当时的时空背景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辛亥革命的视频,或展示当时报纸上的新闻报道,用生动的场景和真实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这样的课前情境营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也为后续的时空观念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中知识构建

课中知识构建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的核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和空间背景,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时空观念相关的教学活动或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和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以《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为例,教师通过讲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中国对科学和文化的重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果和文化遗产,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以及书法、绘画、音乐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的辉煌。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这些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时空背景。比如,探讨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汉唐时期的经济繁荣有关,讲解指南针的发明与海上贸易的兴盛有关,讲解武术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与战国秦汉的战乱有关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相关的时代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时空观念相关的教学活动或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和体验。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观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实物展示。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古代科技发明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或者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的历史文献,了解古代科技和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时空背景,加深对时空观念的认知。

3.课后巩固反思

课后巩固反思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或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学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时空观念知识。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空观念,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时空观念,提升历史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如在学习《第六单元 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流》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任务。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交流的事件或现象,写一篇小论文,展示他们对时空背景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等方式,深入了解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交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然后将其写成一篇短文,包括对事件的描述、时空背景的分析和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在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反思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用时空观念分析时有无漏洞、有无深入思考事件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等。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空观念,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加强跨学科合作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如与地理学科、艺术学科等进行合作,以促进学生对时空观念的综合理解。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艺术作品与历史时代之间的联系。

如,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这场战争发生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对于德国的闪击战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德国的地理环境,如其地理位置、地形和资源分布等,解释为什么德国选择采取闪击战略,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地图,了解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地带,具备了快速侵略其它国家的战略优势。而且,德国东部平原的地理特点为军队公路行军、机动作战提供了便利,这有助于快速集结、迅速推进。德国还富含资源,特别是钢铁、煤炭等资源对军队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讲解太平洋战争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介绍日本的地理背景。例如,学生可以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其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缺乏自然资源,这促使日本寻求通过侵略扩张来解决经济和资源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地图观察到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经常发生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也影响到了日本的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

总之,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是一种促进学生对时空观念综合理解的有效方式。通过结合地理和艺术等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索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跨学科合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时空观念,提升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来初步探讨了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通过课前情境营造、课中知识构建和课后巩固反思、加强跨学科合作教学等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水平,并培养其相关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校进一步改进和探索。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喜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俏丽·教师,2023(14):98-100.

[2]杜丽.关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 时空观念的思考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64-65.

[3]鲍江月.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22.

[4]胡倩倩.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地理知识的整合与运用--以部编版《中国历史》为例[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