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程图说教学评模式研究
​潘小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小燕,. 历史与社会课程图说教学评模式研究[J]. 历史研究进展,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5.
摘要: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历史教学越来越深入,教师在重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注重插图和史料,这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除了改变历史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实施新的教学改革理念,逐步有意义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插图是历史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是现阶段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在课堂上使用插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关键词: 历史社会课程图说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15
基金资助:

教科书中的插图代表了这个故事独特的美,它们代表着重要的历史资料,包含了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亮点,教师合理地使用它们,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插图中有很多历史知识,因为独特的形状是由非常短的文章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它。教师科学地使用和控制课堂教材,丰富课堂,展示故事的魅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丰富故事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插图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性,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将适当的方法作为课堂的重要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可比性

插图和历史材料具有许多历史特征,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它们应在课堂上被广泛使用,教科书中的许多插图都是真实的历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使用插图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差异。例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比较两次战争,分析两次战争之间的差异,老师可以使用插图“鸦片战争情况”和“第十一次通关卡”,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立即发现分布特征,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图文结合,突出重点

图像可以被具体化和抽象化,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漫画的意图应该表明学生对维也纳体系的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关于教科书的难点(尤其是文本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使用图像来解释,说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很难理解新发明和新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教科书的文字描述很清楚,但总觉得毫无根据,通过图像,问题得以解决。

三、给学生适当空间,丰富想象

教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文章。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形势图和教科书中的照片材料,学生们可以从材料中看到相关信息,交流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想起了他们的前辈,将共同点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研读插图,加深理解

历史图片是从历史事件的空间关系中理解和描述历史现象的最佳方式,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例如,学习“晋南宋对峙”,学生很难理解“对峙”,教师首先用《晋南宋对峙态势图》简要介绍了晋国的兴盛和统治,让学生们可以找到淮河,两边划定的边界是淮河,在古代历史上,大部分地区与淮河接壤,宋金的处境是共存与对立,双方之间的敌意尚未解除,但没有发生重大战争,政治和军事力量基本平衡。在研究元朝的省制之前,比较了汉唐和元朝的疆域,强调元朝的疆域是前所未有的广阔,为了有效治理,元政府建立了省级系统,在中央政府建立省级制,以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关省份,省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对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运河”是又一个焦点,其中写道:“大运河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因此,将“隋大运河”作为活动的四个河段,以突出重要城市,让学生认识到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并加深他们对大运河作用的理解。

五、在情境中添加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教师在具体的课程中使用非特色和简单的教学方法时,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历史资料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前提。历史知识要求学生不断积累,当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他们很容易感到烦躁和无聊,这就要求教师明智地使用历史材料和插图进行教学,进行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积极热情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鼓励学生,自发地进入一定的情境,然后获得历史知识,学习历史。

六、在课堂上导入边角史料

历史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每个学生的思维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观察学生,并开展适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集中精力学习,在课间休息时,学生的大脑处于放松阶段,并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当教师在课堂上学习时,他们需要适当地分配,并利用课堂上最宝贵的时间介绍新课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课程的引入与全班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为教学提供了新鲜血液,课堂上的插图是历史教学的新模式,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非常重视角的介绍,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对历史知识有浓厚兴趣,特色独特,新颖性和活力,历史教师使用插图,使学生在了解这些插图和材料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新课程。通过在教科书中使用历史材料,历史教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在运用材料的同时增加引入新知。

七、加深学生历史事件的理解

因为照片能记住一个故事,老师需要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例如,当教师介绍宗法制度和学习秦国制度时,学生学习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制度时,秦朝制度的示意图是老师可以让学生理解的。其次,教师在引入中央集权制度时,课堂上,教师可以谈论背景,介绍著名人物,并告知学生背景,教师在介绍相关制度时要详细讲解,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概念。

八、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性原则

如上所述,历史图片的内容非常丰富,仅在历史书中,就有许多图像,但我们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不能将所有图像都作为课程的重点,因此,尽可能选择与某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的图片进行教学,剩下的图片可以删除。关于如何教授这些图像、何时插入以及如何插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必须考虑综合考虑学生,并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应对这些方面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启发性原则

利用图片,使教育内容直观、有吸引力,但学生们很容易被生动的图像所吸引。只理解屏幕上的直观现象,在了解图像后忘记了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教师无法从平面到深层执行启发式指令。在下一节课中,学生们在历史照片中感受深刻,但他们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将新旧知识结合到一起,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形象塑造设计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全面完成教育任务。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现象看到隐含的历史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总之,在历史课上,不仅要利用教材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插图教学资源的价值,同时也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开辟了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育的新天地,有效推进了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陈伟.历史与社会课程国家认同的内涵要素与培育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9):63-66.

[2]夏陈伟.释文·解惑·探究——图册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的运用举隅[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0):18-21.

[3]杨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5(01):108-1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