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在这个持续发展的时代,一节好的课堂已经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更表现在学习后对他们的能力和情感进行培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1]。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推行高质量的教学,对于促进高中生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这一点为基础,物理教师要以新的教育方针为依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持续地优化,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强化,对他们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和发展。
一、情景教学
(一)设置生活化情景
高中物理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实行以生活为导向的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为了确保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效性,应在课堂上创设符合物理规律的情境[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创造出一个让他们感到有趣的、能够让他们产生浓厚兴趣的生活式教学情境,从而将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例如,在讲授“能量转化”的时候,要想加深对能量转化的机制的理解,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例子,例如水库发电、跳伞等等,让同学们用这种生动的方式,来直观地认识到,每一个地方都存在着物理,从而使同学们不再认为,物理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2.创设实验情景
高中阶段进行物理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水平,对学生的智能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高中物理是一种以实际为依据进行验证的课程,具有精确性、多向性、多层性、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运用多种实验情境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比如,在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变化小灯泡的亮度,将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引入到电阻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出了电阻。这样的小实验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又能引起同学们的探究兴趣。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个神奇的物理世界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创造力[3]。
二、多媒体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自己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发挥到最大,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极致,去探究新的教育方法,并且要主动地进行新一轮的教育,以充实探究式教学的内容。比如:在新的课程中,要有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探索问题、新的课堂游戏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改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突破,最终实现对物理素养的提升[4]。比如,当我们研究“光现象”的基本原理及运用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视觉与听觉,而且可以将“光现象”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影像的形式,帮助我们进行更有效的探索。还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实验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光现象。但是,不是学生自由分组,而是利用电脑技术把他们分成几个组,然后在大荧幕上将每个人的姓名都排出来,然后抽出的人就可以作为他们所在的小组的代表发表讲话,这种随机性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精神一振,提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物理的积极投入,创造出一个很好的课堂环境,在这些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自己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大单元教学
(一)充分利用好物理教材
在大单元的教学方式下,多数是基于教科书上的某一单元为依据。不论是在前期或后期,老师都要做好全盘的规划,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指导。教师要从深度的理论知识着手,利用概念模型来实现知识整体建构的作用,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可以对物理单元知识点进行学习的思维网络,进而对物理单元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物理教学的知识要点进行仔细地梳理,保证教学活动的个性化,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合作学习来指导他们开展物理活动和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这就需要老师们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观念和整体的物理教学观念,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建立起一个简明的知识系统。与此同时,要持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以课本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据,并与大单元的结构化教学理念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采取相应的物理教学方式。老师要充分运用物理教科书中的大单元分割,把类似的、有关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从简单到复杂,组成一个清楚的知识网,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掌握物理技巧。此外,因为知识点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这样的扩展下的深度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5]。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贯彻落实是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课前的准备和预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同学们的备课做好准备工作。在教授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解答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物理,为他们提供一个个体化的学习空间,并激励他们进行独立的探究。从而深化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体系。同时,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他们挖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挖掘自己的物理潜力。除此之外,要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对知识的认识和融合。
结语
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高中物理老师们就应该抓住现在的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不断地进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晓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3(2):58-60.
[2] 钱晓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6):32-34.
[3] 李晓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4):58-60.
[4] 强冠颖.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6):97-99.
[5] 张立勇.刍议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