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被成功的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对人们的生活模式、工作方式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对于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法律行业的发展同样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司法层面,智慧法院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纠纷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行业中的应用为一些传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和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行法学教育时,如何适应新的法律环境成为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因此,急需探究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的转型路径。
1.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的新特点
1.1教育目标多元化
在前期的法学教育工作中是以法学的基础理论为基,通过对法学理论的教育生成法学知识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特定的法律逻辑与技巧,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法律技能更好的适应法律行业的相关工作。此种教育模式呈现出教育目标单一,教学模式单一的特征,学生掌握的法学知识和法律技能较为笼统,很难适应当前的法律应用环境以及相关岗位的就业要求。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法律治理目标和法律应用环境均发生了改变,只有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法学教育目标进行有效更新,基于新的应用需求生成多元化的教育目标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
1.2教育手段更为灵活
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使法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广博的学术视角、敏感的问题意识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使其契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高校法学教育的手段需更具灵活性。对高校法学教师而言,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积极探索并运用智能化的教学方案,采用诸如网络答疑、虚拟场景模拟、论坛交流、微课、远程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手段,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法律推理方法及技术服务技能,使学生在灵活的教学中形成对法律价值、法律逻辑、法律关系及法律运行等更深层次的理解。
2.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的转型路径
2.1创设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学教育课堂
在当前时期,各类先进技术大范围应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纠纷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法学理论中,并没有针对技术应用纠纷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如果还是以课本中的法学知识为依托进行法学教育工作,培养出的法学人才进入社会后将表现出纠纷处理能力不强的问题。鉴于此,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工作时,建议其能够根据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法律事态的发展规律,构建起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学教育课堂。一方面,需要基于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形式以及当前经常出现的纠纷问题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智能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事务中的应用作用,探究如何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提高法律事务处理的高效性和透明度。
2.2加强技术交流创设实践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多以法律规范体系知识教学为主,法律实务操作类课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会出现法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的情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并给法律行业带来诸多影响的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高校只有在促进他们深度交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何种法律人才为社会所需,再灵活设计相应的法学生培养方案,最终实现与人工智能背景结合的法学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其到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部门实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能提高其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加强高校法学院同智能技术研发部门的互动,最终形成全新的法律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2.3基于新要求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首先,可以根据当前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要求开设用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实现对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能够做到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培养内容的合理配置,使学生掌握特定的思维方法;其次,可以编写一些易于理解的法律思维教材。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法学教材以多部门的综合法律理论知识为主,是对法律知识的系统总结,且其中的理论知识青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吃力,因此很难做到与实践的结合,也无法生成特定的法律思维。鉴于此,则需从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层面入手,根据学情状况,专门编制易于理解的法律思维教育教材,保障学生能够快速解读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思维和逻辑思路;最后,应改革法律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方式。积极开创法理学教师同部门法教师合作备课、联合授课的模式,并将法学方法课程同法学实务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法律实务操作中自主运用法律思维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以来,社会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实现了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人们的家居生活也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无疑会对法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此种发展背景下,高校要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则需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做好法学教育的创新和转型工作,以培养更多掌握前沿技术应用原理、了解技术应用特点,并且具备专业法律思维的优秀法律人才,为维护社会安定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蔡伟,陈侣霓.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法治论坛,2020(01):206-216.
[2]贾引狮.人工智能对法律职业的影响与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J].法学教育研究,2018,22(03):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