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管得多”
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管得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着全知全能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施了过多的干预与控制。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阻碍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独立见解的形成。由于教师的过度管理,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二)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引导少”。尽管教师可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和授课,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上却显得力不从心。学生不仅需要获取知识本身,更需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然而,由于教师引导的缺失,学生往往难以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三)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动性较弱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较弱。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过多管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意愿。他们更多地是依赖教师的讲解和笔记,而不是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来获取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了严重制约。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的形式
(一)学生个体自主探究
学生个体自主探究是探究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被鼓励独立地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分析问题,并基于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尝试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转变为主动探索者,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中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它侧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围绕特定的历史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辩论和协商达成共识,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小组合作探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交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集体探究
集体探究是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某一历史主题的深入探讨活动。这种形式的学习旨在汇聚班级内多样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在集体探究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多面性,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集体探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和辩论技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在激烈的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一)注重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引导,提升学生的个体探究学习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上。教师应着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这包括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高效地查找和筛选相关资料、如何科学地分析数据和如何严谨地得出结论。这一系列的技能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历史探究任务,进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逐步的引导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趣味性探究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主动性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主动性,教师应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探究学习方式。例如,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历史谜题或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寻找答案。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更能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通过解答这些趣味性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热爱。
(三)创设良好的探究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精心创设良好的探究教学情境。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们一起深入探讨历史的深层次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教师能够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思想碰撞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机会。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他们在探究学习中的思想碰撞,从而生成新的观点和见解。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注重引导、增强趣味性、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以及增加课堂互动交流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探究式教学的效果。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方法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中历史“主题+问题链”式教学实践探究——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为例[J]. 伍淑斌.中学教学参考,2022(22)
[2]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 张彩虹.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6)
[3]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孙殿秀.天津教育,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