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体会分析
潘萍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萍萍,.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体会分析[J]. 中国护理学报,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摘要:
分析研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综合性急诊护理,比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比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不利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综合性急诊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促进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并发症;急诊护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基金资助:

我国经济迅速提高离不开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民,但建筑、交通以及采矿等行业事故频繁,创伤发生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其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罪魁祸首。对患者做好并发症处理和急诊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因此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本文将通过研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各组占40例,均符合本次选取的要求,且已获得伦理委员会及患者家属的认同和签字。对照组40例患者当中有2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9岁-45岁,平均年龄(33.03±1.07)岁;观察组40例患者当中有25例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年龄20岁-52岁,平均年龄(23.12±5.22)岁。经比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后得知,组间差异统计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对其进行止血处理给予扩容液体,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开展复苏抢救工作,必要时切开静脉及中心静脉置管,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为其迅速补充液体,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应用肾上腺素及阿托品等急救药。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急诊护理,内容如下:(1)迅速成立急救小组,对患者病情展开评估,通过询问和检查的方式准确诊断患者病情,避免盲目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2)患者取仰卧位,将下肢及头部抬高,头偏向一侧,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对骨折部位进行简单固定后,为其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状态。(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观察患者面色、二十四小时尿量情况,判断有无出现肾衰竭。(4)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病情,同时安抚患者和其家属的情绪,避免患者或其家属因情绪激动影响治疗进展,另外向患者和其家属讲述以往治疗成功的相关案例,提高患者和其家属对此次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5)并发症处理:大量失血的患者容易出现脏器衰竭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随时了解面色、意识以及神态等情况,治疗期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同时导尿管内尿量过多出现回流的情况,避免发生感染,有任何异常应及时上报并协同医生进行紧急处理[2]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则表示效果越差,相反并发症发生率越低则表示疗效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检测数据内容,计量资料的表示用(x̄±s),组间数据进行检验通过t值来完成,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²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两组差异通过p<0.05为界,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经比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不利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情况[n(%)]

截图1737008314.png3、讨论

患者出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症状后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救治,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免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造成影响。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护理期间,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异物造成堵塞,给予患者吸氧因此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其次选择患者合适的部位为其建立钙通道,补充患者血容量,及时纠正患者休克的症状,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若无法在救治患者时提供综合性急诊护理可能会延误患者救治的最佳时机,所以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遵从有效的护理原则[3]。本次通过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甄别后得出以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由此可知,综合性急诊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工作有促进的作用,应用到临床工作中的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综合性急诊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促进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姣.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 000(011):163.

[2]张海静, 马培云.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优质急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体会[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4):215.

[3]杜雅明, 孙永芳. 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 37(001):87-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