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神经内科并不属于内科科室,而是隶属于二级学科,是少有的一门与心理学科交叉的科室。一般来说,在临床表现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状特征为偏头痛、脑梗塞、脑出血、癫痫、痴呆等。所以,在神经内科当中患病患者通常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最高。但也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差,很多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有些神志不清楚的老人对安全健康感知程度低,再加上沟通起来也更困难,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自我伤害。因此,在进行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时,医疗工作人员受到伤害的风险或发生事故的风险性更高,所以,采取一定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就非常有必要。本文以临床调查数据为写作依据,分析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并试着探析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今年上半年收治的患者病例60例,并把研究案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在选取的病例中,男女患者比例将近1:1,并且在实行分组时,也尽量按照1:1比例进行划分。其中,患者年龄普遍分布在4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在收治的病患中,患者分别患有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偏头痛的神经疾病,比例为9:3:16:2。并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病例差别不具有特殊性,差异值大于0.05,具有临床实验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行额外处理,仅提供常规护理,使用药物搭配食疗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施加对照组同样的护理方式同时,对其进行治疗中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处理,例如,对患者进行安全健康,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病区管理措施。在两组分别进行去了一段时间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让相关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填写,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患者情绪波动变化,以及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在问卷统计结果上,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2 结果
2.1 护理事故发生率
统计数据显示,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一共出现四例护理事故,事故发生比率约为13.3%,而在观察组中,只出现了一例护理事故,事故发生比率为3%。观察组发生护理事故概率大幅度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具有对比意义。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统计数据显示,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对接受的医疗收治的满意水平约为87%,我观察组对接受医疗收治的满意程度高达97%,观察组的调查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具有对比意义。
3 讨论
一般来说,由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相比较于其他护理工作来说,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风险发生率高,护理风险系数大。其中,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风险发生指数高达3.1,主要的风险发生产生因素如下所示:
(1)来自患者方面的风险因素
一般来说,神经内科患者普遍患有的神经疾病主要为,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等发病率高,死亡几率的脑血管疾病。并且,通常患者年龄都普遍较高,身体素质较差,沟通能力和行动能力也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内科患者更容易发生走失、受伤等医疗事故,出现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概率也更高。
(2)来自医护人员方面的风险因素
一些从事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专科出身,学历低,专业的护理知识掌握不足或匮乏,普遍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的问题。此外,该类人员经常工作散漫,责任感匮乏,缺少对从事行业病人的同情心理,不守规章制度,脾气差心气高,容易与病患发生冲突。
(3)来自医院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普遍存在,资金投入流向先进医疗设备引入和技术培养方面,而对于医院的硬件环境建设匮乏,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4)来自管理制度方面的风险因素
同上述第二条提到的,之所以存在一些能力不足,素质低下的医护人员的流露,一方面是医院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容易存在沾亲带故现象。此外,对医护人员的考察和培训工作开展匮乏。
4 结论
再进行精神内科护理工作时,发生护理概率大,从事风险高,因此在其进行护理工作时,实习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非常有必要,能大大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具体降低风险的措施有:
(1)对患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
在病理学上,精神内科是与心理学科挂钩的内科科室,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精神内科护理工作风险防范时,可以从患者的心理入手。一方面,定期对患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必要。这样也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感,信任感。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患者的内心情绪变化,帮助其疏导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概率发生,也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治疗康复。
(2)对医护人员进行考察和培训
一方面,在相关医护人员入职时,应加大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力度,坚决不录用能力不到位、素质低下的人员。另一方面,在医护人员录取之后,应定期开展培训,培养其责任心与同情心,巩固和学习相关医护知识,提高处理风险能力。
(3)对医院环境进行改进
改进医院的环境,一来有利于病人心情平复、舒畅,提高治疗效果;二来也降低了病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此外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归属感,更好参与到工作之中。
(4)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对神经内科护理制度进行完善和细化,成立护理质量及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从护理操作、病历记录、健康宣导、培训管理灯多个方面进行质量监督,并建立奖惩制度,将护理质量与考核制度相挂钩,确保最大程度预防护理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讨论可得,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率,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冬梅.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规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176.
[2]魏捷.如何做好护理风险防范[J].包头医学,2014,38(2):127-128.
[3]谢铁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潜在护理风险探讨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