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对策探析
吴佳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佳慧,.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对策探析[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日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发展已经势在必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自身具备的优势,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利用互联网营造出生动愉快的数学教学环境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充分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拓宽数学教师视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基于“互联网+”视域背景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视域;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引言: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是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主要目的是通过新时期的新教学方法、思路和先进技术,创设出一个与现阶段小学生相适合的教学情境,贯彻落实培育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实际要求,让小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主深入探究多样化数学知识。基于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其必须充分利用新时期“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借助先进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同时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小学生学习注意力,以此帮助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一、灵活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创造出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感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的表现也并不积极踊跃,特别是学习抽象的数学定理和概念时,小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和记忆。但是,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其可以提升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基于此,在“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全面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二选择。在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小学生自身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实际教学内容、所学数学知识的简易程度、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个体化差异等相关方面出发,利用合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搜集大量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设备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眼前,并将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常见的教学素材导入其中,全面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带领小学生切实感受专属于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先行认识这两种图形。为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播放大量色彩鲜艳的图形图片,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寻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图形,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让小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养成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小学生自身数学学习能力,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可持续发展[1]。

二、突破难重点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比如,动态、静态、直观以及生动,这些都可以大幅度提升小学生自身感知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可以协助小学生发展自身逻辑思维以及想象技巧,这样有助于行之有效的解决难以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关键之处,可以让学生不再受难重点的掣肘,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改良。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实际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难以理解空间思维,不能轻松确认和找出空间图形具备的各种复杂位置关系,因此,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具备的独特优势进行合理化利用,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空间图形困难。

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实际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关于“空间四边形”的立体模型,数学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关于四边形的空间视觉图,而大部分小学生却对平面图形的印象较为深刻,但是还能够感觉到在空间四边形中画出的对角线与平面四边形当中的对角线一样交叉。基于此,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大部分小学生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将基本图形导入,数学教师通常会使用几何画板这种三维立体的教辅工具,从而构建出可以进行旋转的空间四边形图形,在小学生可以看到的教学场景当中为模型增加一条对角线,通过旋转图形可以吸引住小学生目光,集中其注意力,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直观感受空间图形。通过上述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学生空间观察能力,还可以为教师未来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

三、推动线上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是互联网教育当中的主要内容,立足于互联网平台,为小学生开展线上教学,丰富数学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有效途径,更新迭代以往数学教师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讲,开展线上教学,其优势在于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学形式新颖,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经常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和电脑等,这为线上教学提供良好环境。基于此,在“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从而完全实现传统教学课堂与慕课、微课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出传统课堂具备的优势,灵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在课程开始之前分享到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当中,指导小学生预习关于时、分、秒的相关知识,认真收集学生所有反馈信息,详细了解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课程开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重点教学,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了解时间单位具有的意义,有效提升小学生自身理解能力。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愈发重视教育,同时教育部门也在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希望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突破难重点,开展线上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钟艳琴. "互联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1):P.1-1.

[2]杨杨. 试论大数据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8):110-110.

 作者简介:

吴佳慧,女,汉族,籍贯:福建南靖,生于:1994-03,工作单位:厦门市集美区康城小学,学校,单位省市:福建省厦门市,单位邮编:361000,职称:初级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德育。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