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音乐课程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音乐课程专业能力培训,需要不断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幼师在日后的学龄前教育工作中,才能够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音乐基础对于音乐素养课程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基础较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较慢,即使基础稍微好一些的学生遇到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无法做到活学活用。在中职院校开展音乐素养课程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很多学生仅仅重视考试结果,没有用心学习音乐知识,平时也不够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素养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对中职院校音乐素养课程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很多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兴趣,导致就业质量较低。
同时,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不强,没有深入接触过音乐教育。入学前被动接受过音乐知识记忆,在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存在认知障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教学发展缓慢,不利于学生就业。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容易分心,态度也不够端正,无法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听课质量较差。另一方面,在对音乐理解方面,很多学生存在误区,没有及时掌握教学内容,音乐素养学习兴趣一直无法得到提高,缺乏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策略
1、采用多样教学手段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采用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当前音乐素养背景下,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创新,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手段,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网络学习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内容,把各教学重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采取可行性对策,收集课外学习资源,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创设和音乐内容相关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加强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蜗牛与黄鹂鸟》这一内容时,这首音乐描绘了葡萄树在萌芽阶段,蜗牛背着沉沉的壳往葡萄树上爬,然后却被黄鹂鸟无情的嘲笑,该歌曲表达出了蜗牛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品质。所以,在授课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和这一类相关的视频资源,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加强和教学重点的联系,开启思维,提升自身学习能力,这样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将会更好地跟上教师节奏。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发挥出现代化模式利用优势,并重视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参与度,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者、辅助者,应当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善于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空间,实现共同学习探究,提升表达能力。所以,在音乐素养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应为学生合理划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应为学生安排各重点学习内容,像声乐、舞蹈、钢琴等教学重点相互融合,或者让学生编排表演剧目,比如跳舞、演唱、朗诵,而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优势,加强指导和辅助,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2、培养理实一体意识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充分地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过程,自主的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充分注重理实一体化的落实,全面的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做好基础的教学准备。”
例如,音乐课堂中采用模拟式的教学方式。中职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模式上课,不会应用钢琴,舞蹈,乐谱等辅助教学,所以很难实现基础的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强音乐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拟教学,将学生分组。部分学生模拟教师授课,展示的过程当中,其他学生负责评价,在其他学生的评价过程当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让学生在这种模拟课堂的氛围中获得音乐旋律和歌词的调整,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音乐。其次,学生也可以结合舞蹈与音乐进行互动,既能够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同样也可以在这种合作过程当中获得其他学生的评价,全面地塑造了理实一体化的意识形象,实现了课堂上的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种模拟课堂不仅运用到了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也使学生在基础的理论表演与实践指导中获得了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音乐职业素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音乐素养课程教学只教学生歌唱技巧和方法,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应该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将学生当做小朋友进行互动教学,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提高创造能力。
在实践方面,中职院校应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平台,围绕幼师角色可以开展一些音乐会、艺术周以及教学模拟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方面,应该让学生在模拟幼儿园教学环境下进行实习,切实提高教育能力。中职院校可以与当地幼儿园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从实践中摸索,根据教学需求提高音乐素养。
三、结 语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进行建设,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实际情况完善。以往的中职院校音乐素养课程更多的是偏重音乐艺术,与实际需求脱节。在音乐素养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应该结合幼儿教学需求,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东权.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J]. 中外交流,2019,26(37):32-33.
[2] 黄帅武.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