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城市建设得以快速提升。但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城市环境保护以及节能方面的配置并未得到有效同步,使得城市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国内环境保护意识开始逐渐加强,如何在城市建设不影响原有速度的前提下,开展低碳环保也逐渐成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课题。我国的城市环境保护起步较晚,在进行低碳节能环保城市的建设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作者从事环境领域工作多年,想借本文就国内城市环境保护机制进行综述。希望本文能就城市环境保护机制提供相应建议。
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从根本上来讲,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良好城市环境用于提供保障。反之,城市环境如果被污染,那么城市发展将会因此而遭受非常明显的不良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生态污染给城市经济以及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因此能够判断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视为城市各项产业得以有序发展的支撑。同时,良好城市生态也构成了城市居民得以从事日常活动的必要前提。具体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保护之间呈现出以下的联系:
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城市产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了城市各项产业的重要发展支撑,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也需要依赖清洁的城市环境作为保障。因此,保护城市生态将会给城市的整体经济转型以及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综合性,其中包含城市土壤环境、城市水源环境、城市大气环境与城市的其他环境系统,上述的某个城市生态系统一旦被损坏,则会波及与之有关的其他城市生态系统,造成连锁性的不良生态环境反应。为了维持城市各项产业的良好发展状态,那么根本前提就在于修复城市生态并且保护城市环境。相关部门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应当能够达到促进城市各项产业发展的客观作用,进而提供了城市整体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支撑。
1.2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氛围
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目前的各项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反过来讲,城市产业的良性发展模式也会促进城市环保举措得以顺利的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在于城市居民以及城市企业单位认真遵循城市环保法规,自觉摒弃超标排放城市污染的行为。城市居民以及城市企业主体若能自觉做到严格约束自身,那么有助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得到快速的修复。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灾难在历史上并非罕见,然而,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堪比史上最严重。比如,臭名昭著的伦敦大雾与今日的北京雾霾当属同一级别。据记载,1952年12月伦敦,在浓雾弥漫的四天时间里,死亡的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医生的回忆录表明,当时医院人满为患根本无法收治。有研究称,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500多人。
2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保护原则优化
2.1全面认识城市本质及其生命特征
人类文明的出现有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城市。正如著名人文城市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所指出的,“城市既是人类解决共同生活问题的物质手段;同时,城市又是记述人类这种共同生活和这种有利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一致性的一种象征符号。所以如同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本身一样,城市也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对城市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待,对城市的快速发展总是充满着乐观判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即是其中的代表性标志。然而,当人们总是以为城市会带给世界更美好的生活时,城市却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贫困等众多城市问题,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这次出现在我国中部大城市武汉由不明原因导致的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迅猛,感染范围极广,防控难度巨大,成为了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遭到重创。显然这也是一次出乎人们意料的城市危机。回顾历史,在现代社会之前,由于卫生条件太差城市经常遭受疾病和瘟疫的光顾。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给病毒传播也提供了捷径,带来过风险和灾害。在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风调雨顺”的时期人们似乎忘记了城市的另一面。城市的环境,无论是社会的还是物质的,都是自然城市化历史-地理进程的结果。“在城市,社会和自然、表象和本体是不可分离、内在统一和紧密相联的,但与此同时,这个被称为‘城市’的社会自然混合物也充满了矛盾、紧张和对立。”事实上,城市是一个集聚或隔离人口的场所。
2.2健全落实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城市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护,这里的法律法规覆盖的范围不仅要广,还要细致;例如,针对城市热岛效应,一般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加绿化面积,汽车尾气污染,解决办法是控制汽车的数量,生活垃圾污染解决办法是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应该要基于健全完善的管理规则之上的,而且一定要被落实下来,否则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2.3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机制
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应加强提高对企业生产当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有效的管理监控,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从而全面的掌控以及对环境的治理要求,对污染企业要建立一套监察档案,并且要建立相应的数据报告和汇审制度。与此同时,如果生产企业在环保制度上缺乏专项资金,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生产时,政府应从生产规模以及效益的角度帮助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理,以及在对污染处理上做好技术交流工作,不断的促进完善生产企业对环保的意识以及保护措施。
结语
人类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渐提升,改善城市环境,打造低碳节能型城市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平衡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大方面,不仅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关键。由于我国在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要求下,城市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了,因此,如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非常迫切的了。主要针对城市环境的治理保护进行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探讨了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要求,和治理发展目标,从社会各界汲取力量,从而共同良好有效的治理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翠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7):122-123.
[2]赵陆萍.城市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12):45-46.
[3]王兆菊.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74-75.
[4]周婧,范晓琳,何晋勇.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节能,2019,38(08):98-99.
[5]沈玉娟.城市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演变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5):141-142.
[6]姜泽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