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张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玮,.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97.
摘要:
一篇作文的成功之处,不在于篇幅的长短,也不在于词藻的华丽,更不在于一些刻意的求新求异。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写作主题,其次要凸显文章本身的亮点,使人读来在思想情感层面获得有效的滋养和熏陶,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彰显作文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97
基金资助: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更是高考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作文思维套路化,缺乏亮点;还有一些学生作文时单纯罗列一些好词佳句,使得文章辞藻华丽,但读来却让人缺乏共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的命题越来越凸显时代性和创新性。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更好地体现时代前沿性和思维创新性,将这二者融合于习作教学中,推动学生自信表达、精彩作文,成为教师需要探索的一项重点。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必要性

(一)推动学生整合优化作文素材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共享单车”到北斗卫星的发射,再到中华地名、综艺主持人、安全“一米线”等,五花八门的话题都成为了学生作文的素材,对学生能力考察的覆盖面也比较广。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使学生具备敏锐的素材捕捉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合提炼能力,为作文创新提供更多空间。

(二)提升学生的互动交流意识

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在作文时习惯于模式化,对很多话题的理解,常常从议论文角度出发,不能更好地采取多种文本模式表达丰富内涵。有时,仅停留于话题的表面来写作,不能升华和提炼,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创新性与实用性作文教学的落实,要求学生的作文从堆砌词语向生活延伸,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话题辩论、互动分享、创意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可以碰撞智慧,不断进步,使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细节探究能力获得突破性发展,让学生的作文定位更准确,立意更巧妙。

二、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策略

(一)落实反馈评价,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改和写作反思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系统性地为学生制定作文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除了由教师来亲自点评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照各项标准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改和写作反思,这是推动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重要一步。有些学生的作文写作过程非常肆意,一气呵成,但是回过头来阅读时,常常存在错别字、文不对题、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等问题。对于这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有效的自查自纠。对于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要有效做好评价反馈,如果教师不能亲自点评,就让学生之间匿名评价。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效引导、纠正、完善,这样才可以在循序渐进中推动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升。成长于新时期的学生,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熟练。如果教师仅仅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作文教学,不仅会极大地约束学生自身学习意识的发展,而且会因为课程内容覆盖面过窄,影响学生综合探索的兴趣。以信息化手段打造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灵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发展。在作文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积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他们通过微信、QQ、学习软件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多元化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性调整后续的作文教学工作,作文评价、反馈、学习的渠道被极大地拓宽。

(二)有效借鉴范本,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效借鉴一些范本,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只有学生涉猎的文本越多,学生自身的语言、思维、审美意识才能获得有效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阶段让学生造比喻句,学生仅仅能够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有效衔接,但是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隐喻、暗喻、借喻等多种方法,学生都可以灵活应用。同时,对于文字的使用也能更加恰当,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借鉴和分析意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有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本,接触了大量的素材,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才能够获得有效提升,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引用、可借鉴的案例也会更多,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可以更好地凸显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抓住读者的心理。尤其是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需要用到一些实用案例时,学生接触的范文越多,对案例的使用就能够更加恰当。无论是语言描述,还是与前后文的衔接,都会彰显功力。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同时更需要学生多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是一些经典文本的整本书阅读。依托有效的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借鉴开头或结尾的写作方法,同时对于文章中一些经典人物的刻画、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尤其是很多经典文本在写作的过程中为读者预留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如果学生能够对这一写作手法有效把握,学生创新性作文的可拓展空间将会大大提升,比简单的平铺直叙的作文会更加吸引人。

(三)捕捉核心框架,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手法

万事开头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将创新性和实用性有效融入,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作文持续保持热情。如果从一开始,教师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常常会产生退缩心理,而且会因为压力过大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所以,教师可以从小练笔入手,以简单的模式引领学生有效把握作文的一些重点。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框架意识。每次作文正式开始之前,先训练学生的提纲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性和实用性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对于写作保持浓厚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落实评价激励,以更好地将创新性和实用性融入学生习作训练之中。

参考文献:

[1]刘燕.探索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3):12.

[2]黄昭凤.探索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1):20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