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腹泻的中医治疗
钟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钟涛,. 性腹泻的中医治疗[J]. 中国中医药,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摘要:
说到腹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称“腹泻”是“闹肚子”,一般情况下着凉、吃错东西、吃太凉的食物、吃太辣的食物等都会导致“闹肚子”情况的发生,并且一“闹肚子”就是一整天,苦不堪言,但是说到慢性腹泻又是什么情况呢?慢性腹泻其实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闹肚子”的情况加长化,使人处于长期“闹肚子”的过程中,这么一看,是不是慢性腹泻很是恐怖呢?
其实就腹泻这个情况来看,人人都会腹泻,只不过造成腹泻的因素不多,腹泻的次数也就不同,有的人发生腹泻后,可能一天就上3-5趟厕所,但是有的人腹泻可能就是一天都只能待在厕所出不来,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致病因素不同,所以病情的临床表现也就不同,但是值得确定的一点就是:腹泻就是会增加排出粪便的次数,并且会呈现出粪便不成型的状态,有的是稀状,有的是水状,而后者则通常发生在病情较为严重的腹泻患者群体当中,此外,还有些腹泻的患者会合并存在腹部疼痛的情况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情绪。
关键词: 神色憔悴四肢无力畏寒舌淡苔薄纳可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基金资助:

很多人都认为腹泻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用管它,过一阵就自己好啦,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一旦腹泻情况产生,就说明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多加干预,任其发展,最终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后果,据临床数据显示,由慢性腹泻诱发的疾病包括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腹部包块、发热、消瘦等,而一旦我们出现这些情况,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任何疾病都会蜂拥而至。

那么慢性腹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据上面的内容所示,腹泻多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着凉等外在因素导致,但是对于慢性腹泻来讲,除了这样的外在因素外,还有可能预示自身疾病的存在,例如:尿毒症、肝硬化、肝癌、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肿瘤、肠结核、慢性菌痢、慢性胰腺炎等,这些疾病也会诱发身体出现慢性腹泻的情况,所以一旦自身出现慢性腹泻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查明慢性腹泻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图片1.png

说到针对性的治疗,我们常见的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而对于慢性腹泻这样的内科疾病来讲,我们通常选取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西药治疗我们十分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医针对于慢性胃炎治疗的那些事儿。

中医讲究辨证分型,而慢性腹泻在中医学领域上属于“久泻”的范畴,同时病情虽然以脾为主,但是与肝肾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常见脾阳不升、气阴两伤、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滑脱不禁、肝脾不调等证型,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根据患者的证型分别制定治疗的方案。

(1)温中运脾法:该治疗方式对于脾运不健、中虚里寒的慢性腹泻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这类慢性腹泻患者常见精神倦怠、腹中冷痛、肠鸣腹胀、面色无华、形体瘦弱、喜温喜按,并且大便呈现出完谷不化或者是稀薄的情况,舌苔可见浅白色,脉搏微弱。

常用的方剂为理中汤,该方剂具备健脾助运、温中散寒的功效,基础方剂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如果患者存在腹胀冷痛的情况,可以将方剂中加入毕澄茄、川椒,以祛寒止痛,如果患者存在寒积腹冷痛甚、泻下不爽有黏液者,可以在方剂中加入大黄、肉桂,以祛除寒积。方中干姜宜用炮姜,取其性大热,守而不走,温中止泻作用更强。

(2)益气升阳法:该治疗方式对于清阳下陷、脾气虚弱的慢性腹泻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这类慢性腹泻患者常见大便溏薄,食后即泻、腹胀、腹痛、脉搏细弱、肛门下坠或脱出、神疲气短、舌苔可见浅白色。

常用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该方剂具备升提清阳、补中益气的功效,基础方剂为:党参、当归、升麻、柴胡、炙黄芪、炙甘草、白术(炒)、陈皮、大枣、生姜,如果患者属于食后即泻的情况,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葛根、羌活,以鼓舞胃气,如果患者属于肛门下坠或者脱出的情况,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升麻、黄芪、党参、柴胡适量,此外,还可以使用伏龙肝煎汤熏洗肛门,如果患者属于腹胀的情况,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木香、枳壳,以理气止痛。

(3)温补脾肾法:该治疗方式对于失于固摄、脾肾阳虚的慢性腹泻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这类慢性腹泻患者常见每日腹泻2-3次,首次发病通常在夜间或者是黎明,并且伴随腹部隐痛,大便呈现出完谷不化或者是便溏的情况,神色憔悴、四肢无力、畏寒、舌淡苔薄、纳可。

常用的方剂为四神丸,该方剂具备固摄、温肾暖脾的功效,基础方剂为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大枣,如果患者属于肾阳偏虚、下肢酸软的情况,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肉桂、钟乳石、鹿角帽、附子,如果患者属于脾阳偏虚、纳少体倦、气虚自汗的情况,可以在基础方剂中加入白术、党参、山药、黄芪、炮姜等,如果患者服用该药物没有明显的改善,可以在上述方剂中再加入半硫丸,早晚两次,开水送服。

(4)涩肠止泻法:该治疗方式对于泻利不止、下焦虚惫、固摄无权的慢性腹泻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这类患者常见肛门脱垂、大便滑泄不禁的情况,可以选用赤石脂禹余粮丸,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基础方剂,并且适当填入诃子、石榴皮、肉豆蔻、罂粟壳、五味子等进行对症的治疗,同时还可以服用震灵丹,由于该方剂经常用于虚证,所欲需要配合补虚药相互使用,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疾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所以除了以上的中医治疗外,慢性腹泻患者还需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放松自身的情绪,保证健康的日常生活起居,从而由内而外的改善病情。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