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目前的地理教学课程中,教师教学中传统的单一提问方式,或者在课堂上错误地使用问题或滥用问题和提问方法上不加推敲,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还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能力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对问题的认识和使用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还在过分强调教科书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和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对提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思考,对今后的教育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提问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1.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提问次数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还可以将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转换环节。当前,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时省略师生互动环节,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会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利于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初衷,开设地理课程的实际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研究地理信息,但目前的地理教学显然难以有效实现这一目的。
2.提问问题有效性低
虽然所有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提问,但大部分教师不会将提问作为课堂的关键环节,他们会为了提问而提问,认为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却没有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希望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还有一些教师希望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这些教师多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只需翻阅教材就能找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流于形式,缺乏实际价值,学生不会思考深层次的知识,地理核心素养自然也得不到提升。这样的提问还会导致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便匆忙进入下一个数学环节,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
1.联系实际生活设问
所有地理知识都是学科专业人士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设问,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并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设问点,再将设问点和知识点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寻所需的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晨昏线的知识点时,地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当地昼长和夜长的时间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与晨昏线有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如果没有按照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问题,就无法帮助学生透彻掌握地理知识。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从而更深入地探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问:“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为什么具有差异性?”这一问题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来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提问有目的,教学才能有质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笔者还是会发现有些老师的提问毫无意义,或者说为了提问而提问,至于为什么提问,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计划,更没有设计。提问随意、随性,看着问题不断,学生此起彼伏地站起回答问题,其意义不大。所以,笔者觉得要想通过提问提升教学的质量,达到提问的目的,一定要问有所指,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问,才能促进教学,突出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在为学生教《行星地球》时,老师要结合内容,不能对着教材讲个不停,要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有趣的问题,突出重点。如,宇宙那么大,那地球在它的什么位置?太阳对地球会有哪些影响?地球上生命体的存在需要哪些必备的条件?看了《流浪地球》,你对地球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等等。这些问题结合了去年上映的一部学生特别喜欢的电影,能大大引起学生兴趣,提升其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更能促进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这就是说在提问之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对问题的设置和问题的解答等有一定的设计,形成比较规范的计划或者体系,包括问题的设置,问题的目的、问题的内容、问题的解答等都要经过教师的斟酌,方能用于课堂之上,只有经过设计和规范的问题,学生才会比较感兴趣,才会觉得所学的知识能够有用武之地。
结论: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课堂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从提问的内容,形式。时机,对象等各方面多加揣摩,课后再对提问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改进之处。惟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达到促进教学的预定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丽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科普童话,2019(35):18.
[2]韦庆红.探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式教学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181.
[3]陈国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9(64):136.
[4]邵秀爱.基于地理学科视角的提问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Z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