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实践
林雅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雅芳,. 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实践[J]. 现代物理学报,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091.
摘要: 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解决教学难题,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和素养。为实施好分层教学,教师应深入理解其原则与意义,细致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确保层次划分科学合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变化,不断创新各层次的教学活动。通过层次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全面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层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91
基金资助: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快速发展,因材施教成为教学的核心原则。分层教学通过细致考察学生学情,实施精准指导,有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方法不仅关注个体差异,还根据考查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一、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价值意义

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性,根源在于个体间学习习惯与能力的不同,这种个体差异是教育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现实。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虽便于操作,却难以精准对接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可能觉得课程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觉得内容晦涩难懂,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还可能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深刻洞察到这一问题,明确指出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间的差异,并据此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正是分层教学理念的精髓所在。分层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难度下学习,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当今社会,物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愈发明显。它往往只能保证一部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全体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均有所收获,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取得进步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愿意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挖掘自己的物理学习潜力。

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明确目标分层,引领教学方向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从物理素养、学科基础、个体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综合评估。这一评估过程旨在明确分层教学的具体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精准对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在理论基础、思维塑造、技能培养以及实践探究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这种差异化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出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明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成既定的学习成果,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当分层教学的具体目标得以清晰定位后,教师需定期向学生公示这些目标。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还能为他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在了解分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从而在物理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通过明确的目标分层与公示,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更加高效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使他们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以及时间管理等方面都做到科学规划,为全面提升物理学习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准学生分层,把握教学主体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精准的学生分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应为每位学生精心制作个人学习档案,全面记录其基础信息、物理测试成绩(包括初次测试、阶段性测试及随堂测试)、日常学习行为、实践活动表现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份详尽的个人学习档案,不仅为分层教学的前期铺垫和后期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更在教师在制定新课教学方案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档案中的信息,教师对各学习层次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层目标,设计出更加贴合不同层次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新课内容。在个人学习档案的辅助下,物理教师能够更容易地融入差异化的学生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意愿和需求,进而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指导。这种精准的学生分层,不仅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个人学习档案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反思自我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档案中的记录,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提升物理学习效果。

(三)实施分层评价,促进持续进步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相应地带来了教学评价内容和角度的变化。为了增强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构建一套科学的分层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体系旨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学生在物理学习上不断进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阶段性和过程性考核,而不仅仅是依赖终结性评价。通过增加评价主体,如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以此为参照,不断提升自我,逐渐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以“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可以直接在课堂上给予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掌握了电流表正确使用方法并规范落实了操作流程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性评价,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在肯定学生实验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师还应指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缓解学习态度消极、行为不当及方式不当等问题,彰显了“学生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该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紧密相连,致力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洪培峰.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实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21(56):133-134.

[2]李桂英.基于因材施教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6):46-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