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课堂应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近年来,我们探索通过课堂多样教学、校内活动开展、校外研学旅行“三位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意义
1.1国家层面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有利于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推动地理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在国家的育人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学校层面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有利于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1.3学生层面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改变“课堂讲授、教师传授”等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观、人生观。
2.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路径
2.1课堂多样教学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基本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运用地理教具进课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2.1.1教具进课堂
教具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用具,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组织开展了“教具进课堂”活动。我们以《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为例,为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老师精心自制地形图模型进行现场演示、示范讲解,使学生对地形部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从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不同的地形部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习效果。
2.1.2学生制作模型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知识原理。我们以《地球和地球仪》这节课为例,为方便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方向和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我们指导学生先观察地球仪,拨动地球转动,观察运动方向,再通过演示经纬网地球仪,认识经线和纬线,最后再由学生自己选择物体制作经线和纬线,通过教学互动,收到良好成效。
2.2校内活动开展提升地理实践力
校内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常见方式。在日常实践中,我们通过举办地理学科节、指导学生手工设计作品等形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1举办地理学科节
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乐趣,我们举办了以“展示民族风采,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地理学科节。学科节上,学生们自导自演,上演了一场饕餮视听盛宴:民族舞蹈、乐器表演、民族服饰秀,歌曲、相声、传统文化、饮食PPT展示......精彩的表演让各位老师和家长叹为观止,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
2.2.2学生手工设计作品
为强化地理实践教育,锻炼学生的理解、展示和实际制作能力,我们组织学习开展了手工设计地理作品活动。
2.3校外研学旅行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校外研学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根据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我们依托河南尤其是郑州当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了“龙之行.地之韵”地理研学经典线路,通过让学生走进嵩山,参观观星台、嵩阳书院及嵩山地质博物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3.1第一站:观星台
观星台也被称为“中国天文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筑之一,周公姬旦在此建圭表测日影定天地之中,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观星台。在这里,我们为学生讲解观星台的悠久历史和重要价值,让学生实地学习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体验人体日晷,学习周公确定天地之中的测量方法与意义,通过组织真人四季秀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天文科技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
2.3.2第二站: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在这里,我们为学生讲解嵩阳书院的前世今生,了解我国教育制度、儒家文化及理学渊源;让学生拜儒学圣贤——孔子,学习“入泮礼”,亲身体验嵩阳书院的传统礼节,感受古代传统礼学文化;通过参观大唐碑等历代碑刻,走近汉封三柏,感受嵩阳书院厚重的文化氛围。
2.3.3第三站:嵩山地质博物馆
嵩山地质博物馆位于嵩山南麓,涵盖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石地层序列精华,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观察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嵩山地区“五代同堂”、“五次入海”的地质变化证据、学习三大类岩石特点,认识嵩山地区沧海桑田的变化,加深对地质地貌的理解,领悟大自然的魅力。
3结语
“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研究的组织实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包括基本地理技能、学习兴趣、探究实践活动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及地理工具使用、地图绘制、地理观察、地理调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同时,推动了教师教学形式转变,丰富了校本课程体系,也为其他学校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徐焰华,林培英.我国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0):86-92
[2]张小兰,李俊峰.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地理教育,2020(11):46-48.
[3]尹海霞.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4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