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养促进小学数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策略分析
王孙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孙进,.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促进小学数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策略分析[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3.
摘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呈现出了抽象性的特点。在数学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心智也没有完全成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基础教育发展。
关键词: 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基础教育
DOI:10.12721/ccn.2021.157103
基金资助: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采取最多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很低,导致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很低的情况。所以基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创造新的教学模式。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偏理科性的学科,同时也作为在小学几门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上下功夫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中去。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数学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模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应该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能塑造学生的品格,教师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做好小学数学基础教育。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要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运用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自主。

二、基于创新思维培养促进小学数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会出现一种状况,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小动作不断,或者混混欲睡,这也会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疼。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还处在一个活泼爱动的年纪,让他们安静地一直坐在课堂上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会觉得头疼,认为学生不够安静会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其实并不是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课堂的设计,把学生这种活泼爱动的天性加以利用,转化成为学生对教学课堂的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的构建,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保护学生的天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教师在上《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下百分数、百分率、小数等各自的定义,然后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解释一下这些定义。接着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给另一组出题,答对的组获胜,出题的范围就是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学生自己出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本节课堂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自己出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正确地对所出的题目进行解答,而且需要考虑要如何在题目中融入课堂所讲述的知识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课堂的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可以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讲解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性思维比较强,但是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教师在讲解完数学知识后,将学生科学分组,分配一定的任务,让学生找到学习思路和方法,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还能提升学生学以致用和创新思维素养。创新思维的重点是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广角搭配》一课中,教师需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制作多样式的课件,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还可以设计一些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借助简单的教材知识,由教材知识向外扩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积极融入数学课堂中,深入思考知识,运用不同的思维解决问题,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教师和学生还应该加强沟通,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独立思考时,遇到不能彻底理解的知识,应该及时向教师请教,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三、结语

总之,教师不要总是固守传统,固步自封,要打破传统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跟紧时代潮流,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不要打压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在数学方面的逻辑能力,让孩子更具创造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路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25):62-63.

[2]张玉昌.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小学数学基础教育[J].学周刊,2020(20):1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