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途径
秦宗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秦宗瑜,. 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途径[J]. 英语教学,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8887.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旨在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将从教学环境、语言情境、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途径,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构建途径
DOI:10.12721/ccn.2024.158887
基金资助: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构建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从而提高其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旅程中的核心驿站,其环境的精心设计与布置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装饰,更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知识内化的关键要素。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成为环境设计师,巧妙地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将其转变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沉浸式学习空间。

当教学内容聚焦于“食物(Food)”这一主题时,教室可以瞬间转变为一个五彩斑斓的美食世界。墙壁上不再是单调的空白或统一的壁纸,而是被精心挑选并打印的高清食物图片所覆盖,从诱人的汉堡包(hamburger)到香脆的热狗(hotdog),再到精致的蛋糕(cake),每一张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味觉的故事。这些图片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了英语单词与实物之间的直观联系,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室环境的布置中来,比如让他们亲手绘制或制作食物相关的手抄报、海报等,以此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当教学主题转向“购物(Shopping)”时,教室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迷你版的购物中心。黑板上,教师用彩色粉笔勾勒出一家家虚拟的商店轮廓,从服装店到书店,从超市到咖啡店,应有尽有。讲桌上,则摆放着与这些商店相对应的“商品”——虽然这些“商品”可能是文具、书籍或是学生自制的模型,但它们足以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购物氛围。

二、语言情境生活化

语言具有工具性的属性,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工具”作用,是记录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沟通交流的媒介,在传递信息,传承文化,知识共享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起点在于突出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与工具属性,紧密联系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的语言学习需要,根据英语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及所需教授的英语知识等实现英语语言情境的生活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课程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提供充足的环境条件。例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单元词汇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自己的度假计划并向学生分享自己在度假中发生的趣事,以教师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语言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本单元话题。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教材中大部分板块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细致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中各个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与学生产生共鸣,实现生活与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深入地学习英语课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例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单元Section B 2b板块中的语篇阅读教学中,课件出示“青少年空闲时间活动调查统计表”,“青少年空闲时间活动调查问卷”,“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等材料,揭示“青少年缺乏运动,网络使用时间过长”这一客观存在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该现象的思考,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预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语篇,明确语篇中心主旨,说明与论证方法,要求学生迁移运用语篇内的知识与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上述生活现象的看法,形成分析生活现象—语篇阅读—个性表达的学习链,将生活化内容贯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始终,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生活启示。

四、学习活动生活化

初中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沟通、实践等方式获取生活智慧,积累生活经验。因此,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核心一环便是开展生活化的语言学习活动,为学生打造具有亲和力与熟悉感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探索、发现、实践等活动经验迁移运用到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中,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提质增效。例如,“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单元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找不同”趣味性学习活动,课件出示两幅风景图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找出并说明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如“There are more animals in the second picture.”,“The second picture has brighter colors.”等,加深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这一语法知识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选择朋友什么最重要”辩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列举事例证明观点的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到辩论中,在课堂上营造激烈的辩论氛围,使学生在辩论中实现思维碰撞,通过学习活动的生活化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教学环境;语言情境;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等方面的生活化处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其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何得芬.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10).51.

[2]明秀凤.探析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1,(44).106.

[3]李志.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1,(43).161-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