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598 km²,森林面积270万亩,森林覆盖率69.74%。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全县分为西北部温凉气候区、中部温暖气候区、南北盘江河谷温热气候区,册亨县城位于册亨中部温暖气候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多年平均长度分别为87天、164天、87天、27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1℃。册亨近十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2012年5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0.1℃(2013年12月9日)。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气候资源。
2资料的获取、处理分析及方法
2.1数据资料及处理分析
旅游气象舒适度(以下简称舒适度)是指某时段的地面气温、湿度、风速对人体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DB52/T556-2009)作为舒适度计算方法和区划标准,主要如下: SD=1.8T-0.55(1.8T-26)(1-RH)-2.5+32
式中T为气温,RH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计算出近十年逐日舒适度指数,舒适度等级和分类见表1。
表1 人体舒适度指标
根据舒适度指标(表1)对近十年相关资料进行等级划分,统计得到2010-2019年每年舒适度分属各级别天数(表略),具体分布如图1。
图1 册亨近十年平均旅游气象舒适度等级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册亨年平均舒适度等级天数最多的是很“舒适”,其平均天数为101.3天,占全年的27.7%;其次是“偏暖”舒适,平均98.9天,占全年的27.1%;“偏凉”舒适,其平均天数为61.9天,占全年的16.9%;“偏热”,其平均天数为47.3天,占全年的13%;“较冷”,其平均天数为45.8天,占全年的12.5%;“炎热”和“很冷”,其平均天数共为10天,占全年的2.8%。一年中绝大多数舒适度处于暖舒适到凉舒适之间,共262.1天,占全年71.7%,全年无“极冷”不舒适和“极热”不舒适,这充分说明册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舒适”天数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有280天,最少的年份2011年,有244天。
将每日舒适度按月统计分类,可以得出册亨月平均旅游气象舒适度等级分布图,如图2。
图2 册亨近十年旅游气象舒适度等级月分布图
由图2可以看出,册亨很“舒适”的天气最多的月份为4月,10月,其次在3月、5月、11月、9月,2月、1月、12月也有少量很“舒适”的天气。处于“凉舒适”到“暖舒适”的整体舒适,最多的是10月,平均30.7天,其次4月,有29.6天,第三为11月,有29天,第四为3月,有28.1天。“很冷”的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其次2月、12月,年平均仅4.2天;“炎热”的天气主要集中在7月、6月,其次在5月、8月、9月,年平均仅5.8天。虽然册亨极端最高气温多数出现在4月底5月初,但是一般来说,这时为初夏时节,温差大,湿度小,多风,体感不是很热。
2.2册亨夏季、冬季旅游气候对比分析
册亨县气候舒适度的“很冷”和“炎热”不舒适的天气分别分布在冬季和夏季,给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在不考虑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影响条件下,采用2010-2019年册亨、威旁、秧坝、冗渡4个站点5月、6月、7月、8月的气温平均,算出夏季平均气温(表2),用2010年12月-2020年2月册亨、岩架、八渡、百口4个站点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平均,算出冬季平均气温(表3)。
表2册亨及温凉气候区夏季气温 表3册亨及温热气候区冬季气温
从表2可知,册亨与威旁、秧坝、冗渡的夏季平均气温差为2.0-3.4℃,是炎热夏季的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从表3可知,册亨冬季的气温与八渡、百口、岩架的温差不大,平均气温均超过10℃,多地达不到气象意义上“入冬”的标准,说明册亨中部以南的温暖气候区及河谷温热气候区的多个乡镇均适合发展冬季“候鸟”旅游。
3结论与建议
1.根据近十年来的气温、湿度、风速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册亨旅游舒适期天数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有280天,最少的年份2011年,有244天,平均262.1天。
2.除了1月和7月舒适期低于50%外,其他所有月份高于50%,舒适期天数最多的月份是10月、 4月,其次为11月、3月、5月、9月。册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佳旅游时段为春、秋季节。
3.册亨夏季长,避暑旅游应充分利用“立体气候”的气候特征,前往海拔高的威旁羊博园、秧坝福绕、秧箐万重山、冗渡镇大寨村等温凉气候景区去旅游,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是威旁、秧坝、冗渡;册亨的冬季很短,册亨中部以南的温暖气候区及河谷温热气候区的多个乡镇适合发展冬季“候鸟”旅游,像八渡、百口、岩架、巧马、乃言等气候条件都很好,建议有关部门立足于册亨得天独厚的旅游气候条件,着重打造册亨冬季“候鸟”旅游。
参考文献
[1] 苏太应. 气候分区.册亨县志,1999-2015:77-78.
[2] 向红琼,于飞. 贵州省山地高分辨旅游气象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贵州气象,2010(3):4-5.
[3] 叶小丽,韦佩琼,覃茹芊.广西巴马县近十年旅游舒适度分析.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12):84-85.
[4] 何汝凡,卢家羽.安龙县气候与旅游气象舒适度特征分析.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