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民生的根本,同时也是强大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的不断强大,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作出改革与创新,加强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也是现如今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笔者针对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不重视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高中数学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此促使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高中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多数学教师并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如何创新和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因为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应用,并不确定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即便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认识到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了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这一职责,但是却依然采用着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在教学课堂上,高中生很容易出现溜号、走神的现象,这对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十分不利。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是人系统化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高中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非常大。很多高中生出现厌学心理就是因为其认为高中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时,需要对教学方式与方法创新,并且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然而,很多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时,对教学目标并不是非常的明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与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结合在一起,依然仅重视对数学教材中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将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多年来,不管是高中数学教师还是高中生家长都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仅关注高中生的考试成绩,高中阶段学业负担重,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其可以争分夺秒地学习,以此为在高考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时,对教学目标并不是非常的明确,片面地认为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让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考上理想的大学,严重忽略了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所谓凡事要趁早,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将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中。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自觉承担起这一责任,以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为重要出发点,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自身的教学优势,引导高中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高中生积极、大胆去创新。
(二)革新以往滞后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时,必须积极革新自身以往滞后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认识到新课改实施以后,自己已经不再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高中生需要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只有这样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有所提高。在革新自身教学理念时,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新课改,一方面全面认识到新课改对自身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认识到应试教育理念存在的弊端,从而更加积极地革新以往滞后的教学理念,并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高中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为了凸显高中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教师应该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一方面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本课时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降低高中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三角函数图像动态化地呈现出来,并引导高中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小组内的讨论,得出三角函数的性质。据调查显示,高中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分析获得的数学知识,远要比由高中数学教师直接讲授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扎实,并且在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与发展,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点燃高中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那么其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其去自主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这就很难实现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时,应该以高中生学习热情的点燃为主要切入点。在具体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挖掘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力量,让高中生富有热情地展开探究与学习,以此为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为了点燃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高中生播放游乐园摩天轮转动的视频,并让高中生将摩天轮旋转所生成的图像绘制出来,以此将高中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入进来,随后引导高中生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自主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以此深化高中生对这一数学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当高中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后,就很容易完成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任务。
(四)方法灵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围绕一系列问题而展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教师要紧扣学生的知识储备、解题能力等因素设置问题,教师要时时给学生营造针对问题、讨论问题的氛围,随时洞察学生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帮助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寻找方法、运用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性题目的训练对学生固有思维起到很大的冲击作用,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有效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启迪学生学会时时思考,培养思考问题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实施,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将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完成。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必须主动承担这一责任,在全面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注重点燃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为高中生日后可以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迎春.试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5):29.
[2]陈世秀.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写算,2021(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