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药物的治疗作用于提取工艺的质量存在直接关联,一般而言,药液提纯过程中,纯度越纯,代表药物的药用价值越高。而基于整体的工艺流程来看,包括清洁、煎煮、浸渍、回流、过滤、浓缩、醇沉等。以上工艺方法具有繁琐、复杂性,保障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提出了药液精制制备的要求,而这也需要加强常规提取工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保质量。
1、常规提取新工艺分析
1.1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是指在合适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将药液稳定于一种形态,在此形态下,有选择性地提取药材中的指定成分,提取后,再通过降低压力,将溶剂与溶质分离。例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机结合二氧化碳的应用,基于二氧化碳无毒、基于化学惰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发挥超临界提取作用。与此同时,有机结合二氧化碳的应用,可以防止药液提取过程中,由于高温导致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进而呈现药物提纯纯度较高的优势。基于二氧化碳的优势性,医药研发中,进行了多种方法的试验,对于促进药物提取工艺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2酶解提取
中药药液提取工艺中,酶解法也较为常用,其原理主要为利用酶作为催化剂,将药物中无效成分进行酶解,排除,达到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在中药口服液的制备中,这种提取工艺效果具有理想的效果。但在具体使用中,需要应结合多种酶的分析,不同酶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选择适宜的酶,才利于药液提取工艺的可靠。同时,在结合酶解工艺的应用时,除了要选对正确的酶外,还需要控制好酶反应过程中的PH值、温度。例如,针对根茎类的草药而言,适宜选择纤维素酶;针对种子类的药材,适宜选择果胶酶;对于花草类要吃,适宜选择果胶酶。另外,若药材中的果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含量较大时,应选择有关生物酶进行降解,提高药液的纯度。酶解提取工艺具有一定先进性,对制备中药口服液具有积极作用,且工艺简单,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1.3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工艺,主要是结合超声波的功能性,实现药材药物分子的加速运动,进而提高药液的浸透性能,助力药液提取效率的提升。相对而言,超声波提取工艺具有一定安全性,主要是依靠物理原理,依靠振动的方式,这种提取方式通常不会造成药材中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变化。
2、提取液精制工艺
中药口服液的制备过程中,药液经过初步提取后,其并不能够直接用来配置口服液,仍需要进一步提取药液中的杂质,将相关杂质有效去除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去除药物杂质的环节也可以成为对中药液的纯化处理。去除药物中的杂质,即提高药液的浓度,常用的方法为醇沉法、吸附澄清法、高速离心过滤法、大孔树脂过滤法等。醇沉法,通常是指使用特定浓度的醇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例如,可以建设药液中的淀粉含量较大,对此,可以有机结合50%~60%浓度的醇进行提纯处理,若醇溶液的浓度提高到75以上时,纯化效率通常可以大为提升,能够去除掉大部分杂质,如鞣质、水溶性色素等。因此,在实际提取药液浓度时,应充分考虑醇浓度的情况,确保符合工艺需求。
吸附澄清法的应用时,基于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吸附澄清剂,以达到提纯提取液的目的,吸附澄清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分解或沉淀一些高分子杂质、悬浮微粒,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得到较为清澈的药液。相关的研究当中,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的特点,而且相比较于水提醇沉法所提取的药液,这种方式提取的药液稳定性更佳,效果更好。所用的吸附澄清剂一般为果汁澄清剂或ZTC1+1澄清剂、甲壳素类絮凝澄清剂等。大孔树脂过滤法与吸附澄清法类似,不过大孔树脂过滤法是利用大孔树脂去吸附提取液当中的有效成分,再去洗脱回收,洗脱率95%以上,提取液的浓度很高。
3、提取液浓缩工艺
现阶段,针对提取液的浓缩一般可见常压浓缩,真空浓缩、减压蒸发、冷冻浓缩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医药学界都有相当详细的研究成果可以参考,对比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来看,各类浓缩方法当中,效果最好的是真空浓缩方法,真空浓缩法,又为真空薄膜浓缩法,该方法下,浓缩液以细流体的形态进入加热器中,并且在加热器当中摊开,以较大接触面积和较小的厚度来接受真空加热,可瞬间完成提取液的气化,对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的破坏小,几乎可以忽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不高,安全可靠,浓缩处理效果好,以成为当前普遍采用的提取液浓缩方法。
4、中药口服液提取工艺思考
实际上,多年以来中药口服液的提取通常都使用的是水提醇沉法,使得这种提取工艺方法近乎成为中药口服液提取的通用方法,现实状况也确实表明,水提醇沉法是非常常用的中药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这种方法的成本低,也能够保证提取的效果。但水是一种极性溶剂,中药材当中有很多有效成分可以在水溶液当中降解,如果在水溶液当中的时间过长,随着温度、pH值、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变化,中药材当中的有效成分会发生化学降解,主要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水解反应,比如金银花当中的绿原酸、山栀子当中的栀子苷、黄芩当中黄芩苷等。另一种是氧化反应,比如牡丹皮当中的丹皮酚、鱼腥草、柴胡当中的挥发油等。但实际上,在水和乙醇溶液当中,有些药材当中的有效成分是不能提取出来的,如香豆素、内脂黄酮、芳香酸等成分,所以,相对来说水提醇沉法所制中药口服液的稳定性不是很理想。
在考虑经济性和提取效率的基础上,结合提取药液时需要去除的杂质成分,来确定工艺,一般都能够实现提取工艺优化的目的。通常,在中药口服液提取当中需要去除的杂质无外乎是蛋白质、多糖、鞣质、糊化淀粉粘液质等。这些成分可以用超滤法来进行去除。所谓超滤法即用不同孔径的滤膜来实现超滤,超滤膜是特制的,去除杂质的效果高,无需加热浓缩,过滤的速度快效率高。不过这种方法也容易失败,在实践当中,必须要合理选择超滤膜的制作材质,并且选好孔径,同时还要注意药液对超滤膜的腐蚀污染药液。一般在操作当中需要进行初步过滤,离心处理,并合理搅拌后再进行超滤。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可以有效发挥药用治疗功效。为了促使用药具有方便性,生产中药口服液较为常见。但为了确保中药液的生产品质,科学合理的控制提取工艺是重要一环。而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提取工艺,确保提取工艺的可靠,则应加强提取工艺的分析,了解提取工艺具体方法、路径等。与此同时,在明确基础的提取工艺后,再进行有关提纯工艺上的创新,势必利于创新工作的可靠。
参考文献
[1]周海.中成药口服液温服效果更好吗?[J].健康生活,2020,No.390(02):31-31.
[2]郭伟东.中药口服液和注射液制备中膜清洗工艺[J].中国高新区,2019,000(017):38.
[3]马传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口服液中23种防腐剂[J].药物分析杂志,2019,v.39(09):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