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能力的培养取代知识的传授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性教育,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帮助学 生熟练掌握地理概念,并且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有效发展。 创新地理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必备过程,能够用生动形象的创新模式,带给学生有效融入地理课堂学习,使学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也知道地理与平时的生活密切相关。相对于初中时期的地理知识而言,高中地理进行了一定的深化,研究的广度变大了一些,难度也随之而增加。所以,为了调动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地理的探究欲,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建立高效的课堂。而建立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星体轨道就是平时学生看不见也接触不到的概念,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去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二是有助于提升高中生整体的素质。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三是有助于减轻地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之可以更专心地研究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注意课前激趣,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兴趣一直都是影响学科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而相比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能力培养型课堂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相比之下更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地理核心素养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课前的激趣,以多样的引入手段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常见的地貌类型”这一节课上,教师就可以以实景微课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引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距离自己较近的野外场景中录制视频,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形象地了解各个地貌类型的特征。而如果学校所在区域缺乏录制实景微课的场所,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的泛在资源寻找合适的素材。如教师可以使用《地理中国》纪录片中的素材,并在纪录片片段播放的过程中利用暂停讲解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每个地貌的特征。而由于微课和纪录片展现的丰富视觉信息,在之后的问题探究中,学生的主动性也更高。这样,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激趣,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提升地理教学水平,联系日常生活
教师是高中地理课堂的最直接引导者,要想提升高中地 理教学水平,首先创新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除在课上要学习基本的知识点,教师要逐渐性的倾向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等,让学生们始终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问题并进行探究,认识理解科学并应用科学,具备科学思维,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担当和能力。例如:教师进行高中地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 续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们改变传统课堂与实际地理知识联系少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地理知识,更是能够刷新学生们对地理学 习的看法,让学生们知道,地理课程不仅是为让学生学习 枯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更好成就自己、为国家做出贡献。 创新性教学对学生们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非凡, 地理需要学生们具备尊重事实、 以实践结果为准的精神,在 充分理解地理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
(三)分层教学,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每一名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相结合,因材施教,使用分层的教学方式,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同时,高中地理教师还要及时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学习,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提升高中生整体的地理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高中地理教师先要全面、精准地了解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给他们建立电子数据库,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使用的方法、进步情况等一一记录下来,并按照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给以后的分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高中地理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地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订具有差异性的学习计划,如对于层次比较低的学生,就要强化他们对地理定义与概念的理解,让他们进行扩展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多元化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之中,多元化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能够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指导学生总结与归纳学习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地理知识,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在教学“地球的圈层结构”时,高中地理教师就要丰富评价的方法可以使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精确、全面地找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地理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评价的内容,把结果性评价转变成过程性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度,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态度与学习方法的使用情况等。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变革下,针对当下地理学习的现状,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误区,且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方式,创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创新教学法, 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动性, 构建高效地理学习课堂。 同时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学习的问题, 帮助学生有效改正地理学习中的错误,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局面,促进学生的多赢共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席许苛.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张琪.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陈婉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