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实施德育教育
虞小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虞小丹,. 浅议小学语文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实施德育教育[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5.
摘要:
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学校领导的管理者,职责主要包括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课堂管理的顺利实施、家校间的密切联系三个方面。就教学实践而言,中小学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语文这门学科是集语言性、文学性、德行性、情感性、人文性等多项属性的综合体。小学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有趣味性,这就决定了语文老师更容易和小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契合。基于此,班主任作为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接触对象,在小孩子心中有一种权威的形象,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如何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05
基金资助:

前言:就班主任工作的意义而言:班主任处在“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主成地位上。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真诚友爱、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重大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积累,提高,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班主任教师,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

一、深刻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在小学课程中,语文为基础科目。语文教学不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素养与情感因素,同时还肩负着发展与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标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绪作为主要职责,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从实践来看,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远远不够,甚至很多小学对德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不重视德育,更谈不上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教材内容缺乏道德教育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小学道德教育的功能。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课时数是最多,且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也是最紧密的,根据家长的传统性,对语文教学也是最重视,同时语文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编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们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树立榜样,发挥自身的魅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非常重要,是学生的榜样,你的行为和素质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紧跟新时代的脚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正确的方法引领青少年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传播德育方面的先进知识,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模仿心理,发挥自身的正能量,通过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质教育创造和谐健康的环境。

三、运用语文优势,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包括语文知识教育和情感、道德教育。在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实施课堂管理时,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利用语文课程教学所带来的益处:在理解课文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提升学生的品味,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文本练习中,进行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牢记责任等基本的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或是抒情感人的故事,或是英雄豪迈的章节,或是尊老爱幼的桥段,或是爱国守家的诗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图文音频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展示出来,一般都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备课时,教师就应积极主动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将德育教育贯穿课堂教学。

 五、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道德修养

1、言行要一致,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

教师以身作则,重视纪律和有效行为,将爱的教育充分融入,以爱心关爱学生,用爱心引导学生,用爱心治疗学生,用友谊凝聚学生。把语文教育和小学班主任管理结合起来,把德育、素质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育更具有实用性、人文性、思想性,引导学生去诠释、模仿。在教学上,要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引领孩子;在品德方面,谦虚谨慎,不贪利,不伤害他人,不失职、言行一致等;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保护环境,敬老爱幼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规范言行。

2.增进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时充足的特点,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加强沟通,关心和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课堂的语言交流,平时的写作、随笔加深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心理健康、情感的教育,并非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正确定位学生的心理,帮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等。让老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者,情感的寄托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3、加强与家长及其他老师的沟通,全面实施合作教育。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需要家长、科任教师、班主任等各方的共同努力,而小学班主任大部分是语文老师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每位班主任都有各自的班级管理经验,但加强与班内其他教师及其他班主任的沟通,能更好地交流经验,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找出更良好的解决方案,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同时对于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不仅仅是学校里的表现,有时家庭的环境、父母的关系、家庭的教育观念更直接地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与心理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班主任合理的运用语文老师的身份及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及时并多方面地与家长交流,通过语文老师幽默的表达方式,运用合理的谈话技巧来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错误的方向上给予正确适当的建议,纠正学生的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就应当重视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为班主任,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 张冬良. 思维与智慧. 2016(20)

[2] 邓颖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之我见[J].都市家教,2017,(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