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吴志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志昌,.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 中国环境保护,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91.
摘要: 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推动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在于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紧密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在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措施,以期能够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91
基金资助:

在近代发展中,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为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从人类与环境、资源和谐共生的角度验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方法就是依此提出的。因此,本文针对规划中可能存在环境问题,提出一些环境保护措施。

一、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水体污染问题

在水体污染方面,主要分为三种来源。一是工厂排水带来的水污染,二是生活用水带来的废水污染,三是农业生产作业中因使用化肥引发的水污染。多来源的水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并降低水体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污染并破坏着海洋河流、江河湖泊的水体。通过分析研究相关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现阶段通过排水管道水体中每天最少会涌入1亿t来自城镇的污水,大部分城市河段均发生了明显的水体污染问题,导致许多城市河道中的河水无法成为饮用水源。在河流、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许多水源地难以供鱼类生存,也无法用于灌溉农田。如果在城市规划中忽略对水体污染问题的处理,忽视环境保护工作执行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必然会为大幅增加日后水质水体管理与保护的工作难度,导致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问题的制约与阻碍,随之而来的会是愈发显著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二)大气污染问题

近年来,工业产业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与支持下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愈发显著的大气污染问题。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大气质量的相关检测报告可以发现,大气质量正处于逐步恶化与快速下降的发展趋势。二氧化碳、粉尘以及飞尘从工厂的烟囱中大量排放出来,汽车的行驶也会产生尾气,在城市加油站等区域,少量汽油的蒸发亦会将致癌物质释放并扩散到空气中。在家庭生活中,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能耗消耗,对各类喷雾剂的使用也对大气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导致空气质量降低。有关我国全国空气质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大部分城市地区的大气质量普遍不达标,以PM2.5为代表性的大气污染严重威胁并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健康,道路桥梁、建筑物的受损伤速度大幅加快,为工业生产以及农业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工业垃圾、危险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等都属于固体废弃物的范畴,此类物质的疏于管理严重损伤并污染着生态环境。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工业产业每年产生的废弃物远超6亿t,其中有害废弃物的占比逐年上升,若对这些工业废弃物采取填埋处理,则所需的土地多大5亿多m2。每年,还会产生多达1亿t的生活垃圾,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被巨量的垃圾包围,严重困扰并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策略

(一)科学划分水功能区

在城市规划进行水资源保护与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水功能区的划分,并采取可靠的策略,提高功能区设计的清晰程度,降低出现不良管理问题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应当采取两种主要措施进行水功能区划分活动。首先,需要根据水源的基础类型进行规划,包括地表与地下两种。其次,还需要根据其水源质量以及排污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划分等级存在差异的保护功能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护与治理目标,有利于降低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实现可靠的城市规划管理效果。

(二)建立健全的水资源治理体系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水资源保护效果,应建立科学、可靠的水资源治理体系。通过明确相关计划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健全处理目标,包括重复利用、人工净化、自然净化等。根据此类因素,考虑水资源处理体系的基础成本,确定低消耗、高效率的主要目标,确保水资源治理能够得到充分优化,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同时,还需要注重监督力度,确保违规排放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可靠的城市规划效果,为水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污水控制力度

在城市规划进行污水治理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基础资源情况为准,编制对应的处理方案与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对污水进行高效管控,降低违规排放的概率。同时,还需要提高对污水的配置效果,确保其能够得到深度净化后,再进行排放操作。通常情况下,城市的人口相对较为密集,自然水资源稀少。因此,规划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避免污水过多引起的污染问题。通过采取可靠的措施,能够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降低污水排放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大气环境

通过观察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管控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燃烧方式落后是形成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尾气、燃煤是污染性气体的主要来源,对大气污染物深入研究分析发现,其不仅含有二氧化硫,还附带着大量的悬浮颗粒。统筹规划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方案,首先可以明确对气体燃料的减少或控制性使用,在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等,全面落实实行区域集中化的供热方式,使得普通住户的烟雾排放量最大化降低。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重视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的严格把控,若车辆存在尾气超标现象,则应予以全面淘汰。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加快对电车等无污染车辆的开设与推广使用,重视新型公共汽车的推广使用,其采用的燃料普遍以天然气为主,具有良好的清洁性。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以实现对噪音污染问题的有效管控,为大气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固体废物的整理措施

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选出不同的整治方案,例如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就不能运用占地较大的填埋的方式,应该主要运用焚烧处理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着重建设垃圾填埋场,在建设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废弃物在积年累月的降解中释放的气体的回收利用。

(六)减少噪音的举措

对于工地噪音,工地现场应该倡导文明施工,采用低噪音和配备有降噪设备的施工器械。对于工地现场要用噪音设备的工作现场应当设置封闭的机械大棚或者运用吸音板,尽量削减噪音的更多扩散;对于公路上以及公共场合制造的噪声,应当合理控制,予以相应的处罚,同时增加对噪音污染的宣传,树立人民的自觉性,控制人为的噪声污染;对于交通工具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要尽量增加道路两旁的绿植、设置隔音板等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方式减少噪音的传播。

总而言之,人类需要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人员更应当注重对于环境的整治。加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力度,不仅在于优化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治理,还在于为大众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空间,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供助力,为人类本身生活的环境的进展供应可持续的道路,最终完成城市以及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澜.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关键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163-165.

[2]李芳.浅谈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0):18-19.

[3]宋军良.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8):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