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策略探究
邱艳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邱艳慧,.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策略探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124.
摘要: 数学作为贯穿我们学习生涯大半时间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在我们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计算能力的训练。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持之以恒,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本文笔者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24
基金资助:

引言: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数学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未来数学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所以,长期以来,老师们都把计算能力培养当作一个长期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是一种很有用的技巧。生活中充斥着计算,这是小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生存技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较强的计算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逻辑上进行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是,目前有些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进行数学教育,对数学原理、规则、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1.计算兴趣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对学习的理性认知较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兴趣为学习基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如果教师正在教授“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知识,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到10的数字,然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教师随机说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拍一拍”的游戏活动,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在黑板上拍出正确的计算答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10以内的计算,由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比赛拍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对加减法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提高,人人都想试一试“拍一拍”游戏。

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时候,会在黑板上列出公式,并用文字说明,使学生了解运算法则。有括号先进行括号运算,没有括号就进行顺序运算。在掌握了“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之后,老师再用实例进行实践。比如,小明的妈妈要到超市买东西,在超市里面,小明妈妈买了11块钱的香蕉、7块钱的白菜、3块钱的辣椒、9块钱的鱼、13块钱的猪肉、7块钱的苹果。问“小明妈妈在超市一共花了多少钱?”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到“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知识,将11与9相加,7和3相加,13和7相加,最后迅速得出总共花了多少钱。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规律,又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把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

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如果老师单纯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时,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真正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运算的快乐和魅力。比如,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设定一个预先准备的问题,即:学生和妈妈在街头买菜,黄瓜2元,胡萝卜5元,白菜3元,花菜3元……。用多媒体呈现一个菜市的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午饭所需的材料,计算出所需费用。这些问题的预设和多媒体的使用能使小学生产生更多的求知欲。在这种环境下,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并利用自己的运算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3.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数学活动可以被老师引进。下面是一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常用方法。首先,趣味游戏。这一活动的趣味性很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逢3过”是一种最典型的数学游戏,能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玩的时候,学生从1开始数数,当学生遇到3或者3的倍数就不能再说出数字,而是用一个“过”字去代替。第二种是情境性的活动。通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有关知识。比如,可以在教室里营造一个超市情景,让同学们做收银员、顾客等,用买卖商品来指导他们去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第三个是竞赛活动。目前小学生的竞争心理都比较强,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学生的心理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比如,对于某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抢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加比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锻炼口算技能

口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既能缩短算术的时间,又能使数学测验顺利进行。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计算的精确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各种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老师在讲解“简单的加减法口算”时,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来拓展其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些简单的口算问题,并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他们的回答,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奖励和惩罚。比如,全对的同学将获得老师的一份小礼物,而错误超过一半的同学将格外获得老师的20道口算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精度。

5.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通过对实际操作的分析,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数学失误都是因为试题和运算程序的不完善所致。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把“一看、两想、三算、四证”作为基础,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观察,使学生能清晰地看见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并保证在运算时不会出现疏忽或误会。第二是思考,当同学们看见问题后,要把问题回顾一下,想一想,用哪种公式,进行怎样的运算,是否有一种简便的运算方式。第三是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字迹的清晰、规范、工整、横向对齐。第四是检验,通过二次运算或反推计算,检验数字符号是否有误,在运算中有没有遗漏,以及做好修正工作。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训练。计算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计算技能,将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以提高其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年第16期.

[2] 杨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6年第8期.

[3] 禹宝玉.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

[4] 陈建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5).

[5] 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03):131-1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