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不仅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生活与工程建设等社会经济活动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林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地区都存在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林业资源日益匮乏,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着当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各地区提高了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森林培育技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1.1促进林业产业体系发展
林业产业发展中,苗木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森林培育技术可以充分保障林业发展中苗木资源的充足,进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森林培育技术还可以提高林业苗木质量,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做好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培育多个种类的种苗,可以实现林业的多样化发展,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保证林业经济效益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优质林木种苗是确保林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运用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林木种苗品质,能够有效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林木育苗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和资金较大,因此,培育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相应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水源等影响因素。确保相关条件符合要求,选择合适的林木品种培育,才能实现相应的林木种植生态效益,并保证当地林业经济效益。
1.3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林业发展中,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保证林木的高质量生长,进而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增加森林总面积,才能更好的保障自然资源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有效开展。
2、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1土壤改善技术
2.1.1物理改善技术
为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以采用两种物力方法对相应的培育区域土壤进行改善,以保障林木更好的生长。具体的物力改善技术包括翻土与培土这两种,翻土主要是对相应的土壤进行翻垦作业,以提升土壤的通气性,确保土壤疏松,有利于增强微生物生物活性,进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翻土作业,还可以保证土壤中有机肥料与上层肥沃土壤之间的均匀混合,将其翻至土壤底部后,可以有效改善林木根系周边土壤状态,进而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1]。林木生长中很容易受到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影响,导致相应的林木出现根系暴露、土层变浅等问题,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可以采用培土技术,对林木进行科学培土。合理运用培土技术,还可以在低温季节对相应的林木进行保温和防冻,进而充分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2.1.2化学改善技术
为改善土壤性质,还可以采用一些化学类培育技术。对相应的土壤区域进行科学施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施肥要注意符合生态环保理念,合理使用有机肥料。森林培育中可以播撒腐熟有机肥料,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并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实现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的改善,提高土壤中的营养屋含量,进而提升林木培育率,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施肥要注意与翻土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着两种技术价值作用,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林木种类特性、林木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土壤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确定具体的施肥周期、用量,才能保证施肥效果,增强肥料利用率,并降低生态污染,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森林培育中还可以通过调节土壤PH来进行改善,保证土壤处于合适的酸碱性范围,才能保证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与营养物质的良好转化,进而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土壤PH调节中,要注意考虑不同树种的具体要求,如果土壤酸碱性与树种生长要求不符,不利于树种的正常生长。在森林培育中,调节土壤PH是重要的一种技术,具体可以采用草木灰、生石灰进行调节。
2.2树种选育技术
不同树种的生物特性不同,生长需求也不同,为保证相关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采用相应的培育方式,并要充分考虑林木培育所在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及树种生物习性等因素,才能充分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提升森林培育率,进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际应用中还要控制好相应的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技术的有效应用。首先,培育人员不能盲目的从经济角度出发选择树种,还要考虑相关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及具体培育技术,结合相关树种生物特性,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根据相关地区整体发展需要,不同的林业区域的功能不同,包括特用林、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等,因此,树种选育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选择树种。根据功能要求,做好林区划分,才能提高森林培育效率,并充分保障林业经济效益。树种选育还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采取多样化种植方式,并要按照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要求,以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需求为目标,加强林业经济建设。比如防护林建设中,培育人员应当选择树形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树种。如果是用材林,则需要采用产量高、材质好、生长迅速的树种。
2.3林间管理技术
加强林间管理,保证管理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林木成活率,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林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重视林间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林间管理工作中,病虫害防治是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森林范围较大,树木密度也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病虫害问题,相应的病虫害很容易快速扩散至整个林区,进而对相应的森林区域造成严重的破坏。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首先,要加强森林病虫害检验检疫水平,尤其是要做好外来苗木病虫害检疫工作,才能减少病虫害交叉传播问题,防止病虫害通过交通运输进入当地林区,进而对当地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林间管理中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监理病虫害防治网络,确保不同林区病虫害信息的共享,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其次,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结合化学防治技术,建立综合性防治技术,对相关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才能有效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防止森林资源被损害,并保证林区林木的多样性,进而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森林培育技术是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提高培育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相关林区林木的正常生长,并有效保障林木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林区还应当加强林间管理,加强林木病虫害问题防治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林木的高质量生长。
参考文献
[1]杨胜辉.浅谈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性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2):1.
[2]史斌.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家致富顾问,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