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编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研讨和探索完成问题解决,形成探索思维,强化学习能力。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的任务更加繁重,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开始逐渐增多,项目式学习模式所采取的情景化课程和理论与现实彼此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更有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
一、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流程框架
(一)对项目进行合理化的教学设计
项目的教学设计是项目规划阶段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设计,项目设计的内容要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展开,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与化学核心素养紧密结合,适当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梳理好“五线合一”的项目内容
框架项目内容框架需要以项目设计思路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项目设计思路图需要由五条主线组成,分为情境线、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素养线,这五条主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五条主线构成了项目设计思路图。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将五条主线梳理好,也是为今后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做好了铺垫。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好学生的分工任务
一个好的项目需要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在同一个小组当中,成员之间的优势要互补,教师要将资料查找、药品的准备等任务具体分配给学生,有的成员充分发挥查阅文献的能力、有的成员要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有的成员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能力。
(二)依靠课堂活动合理实施项目
1.引导成员合作制作出本组的项目产品并进行展示交流
有产品的生成是项目式学习方式的一个特点,产品可以是实物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报告或者流程图的形式。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小组代表应当向班级同学们介绍包括项目成果、项目原理、实施的流程、改进的过程、项目反思等几个方面。如果其他组的小组成员有疑问,展示组的同学应当给以合适的回复,若展示组的代表无法回复,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交流。
2.保证师生和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要观察与追踪学生的项目进程,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及时进行分析判断,以便掌握学生的具体活动方案,同时要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改进项目实施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不能再单纯以三维目标的形式确立教学目标,应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宗旨,合理制定。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也不是“两张皮”。项目式教学与真实情境联系紧密,需要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知识为出发点,教师可制定多元化的目标,贴近实际。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蹴而就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更离不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学目标应包含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存在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标签”贴到课堂上和学生身上的情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冷冰冰的几条,只出现在教案和学案.上,应该植根于课堂中,成为学生发展的指航灯。
(二)不可忽略学科知识
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是课堂的任务之一。虽然我们强调不能片面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忽略学生应该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从而造成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活动参与度高,但知识掌握程度差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被动局面,教师还要再花课时为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得不偿失,违背了课堂改革的初衷。素养不能脱离知识,没有知识,素养无所依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教学流程的设计
新课程的教学流程以任务和问题驱动,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学生的自我建构。
(四)选择适当的素材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次旅行,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路标、路灯,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行走在旅行的路途上,没有路标和路灯,就会看不到路、走弯路,难以抵达目的地,看不到最美的风景。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素材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素材是非常必要的。不是所有的化学素材都适合用于真实课堂,对于--些负面新闻,笔者尽量不选,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控的,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是由违规操作所致,学生应当树立规则意识、科学意识。尽量会选择一些正面新闻或事迹,目的是.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化学的魅力。
(五)做好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
俗话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一班级内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扮演好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恢复已有的知识框架,搭建好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的“支架”,保障项目式教学的顺利进行。否则课堂不会按照教师的设计顺利进行。在课堂中会遇到各种状况,需要教师提前预想,精心设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加工,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较为紧密的教学事件,情境的价值在于提供知识背景服务于学生化学学习。当学生体验到问题时,自然而然得产生了认知冲突,进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动机,并用化学知识去顺利解决掉问题,教师要把充裕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大脑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定时间,组内互动交流也需要一定时间。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环节的顺畅运转。
(六)全方位落实核心素养
注意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全方位发展,尤其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两方面,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经常对学生说: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受场地条件、课时安排等客观影响,很多学生从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学习后,进入实验室的次数屈指可数。教师在常规项目式教学中,应该经常把学生实验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全方位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教学虽然问世多年,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如火如荼,但是如何将核心素养依托项目式教学在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中生根发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广大的专家学者与--线教师共同努力,以期形成--套更加成熟、完善的理论与操作步骤,便于真实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真正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童文昭,王后雄.基于标准的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53-55.
[2]缪红.“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32):74-75.
[3]夏兖明.基于数理融合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支架研究[J].读写算,2021(22):139-140.
[4]潘海东.项目化:议题式教学实施的五维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