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而言,班级里面出现学困生可能是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但是教师要明白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而是听之任之,使其不断恶化。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就需要教师明确学困生的具体成因,然后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略去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且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学生只有基础足够扎实,才能在做题时灵活的运用。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困生而言,基础的缺失使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而之所以会出现知识的缺失,则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没有按照老师的计划学习、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没有及时解决疑问等。此外,一些学生对此产生畏惧心理,从开始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好,慢慢地也就接受了这一认定。又或者有的学生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最后的成绩却一次次地对他们进行打击,使得他们慢慢丧失学习的动力,最后成为学困生。
2、外部因素
影响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己的问题外,教师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只依据自己的安排,导致学生跟不上进度;其次对于程度薄弱一点的学生,教师没有对其进行鼓励和开导,导致他们发展成为学困生;最后教师的教学策略可能比较落后,不能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
3、 城乡结合地因素
城乡结合地区域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城镇周边的各种业态庞杂且不规范,充斥着各种小商小贩的叫卖声,长期的工程建设使当地的居民有了更多的务工机会。面对身边生活的种种变化,学生多形成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知。加之这些区域相对薄弱的治安管理,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不规范经营,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提升学习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一个拥有自信的人,看起来是神采奕奕、精神十足的。而要想成功完成一件事,学生必须具备高昂的精神状态,而自信就是这种干劲儿的来源。自信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也可以是通过别人的激励得到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那些没有学习自信心的学生予以鼓励,主动跟学生交流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找教师寻求解答;其次,当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学会适当地夸奖与奖励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与重视,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相处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手段
学生的思维水平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学生不断思考,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这样才可以真正从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进而加强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被动,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首先,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引出反比例函数“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一次函数的图像,那能否结合画一次函数图像的经验来画二次函数?”“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中能够发现,图像可以同时跨越三个象限,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跨越几个象限,为什么?”“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是由什么决定图形的位置,以及图像的递增、递减规律?”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除了问题教学法之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
作为数学教师而言,应当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进一步引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的人物及情境,强化了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熟悉感,缩短了初中生和枯燥乏味课本中数学知识的相应距离,刺激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这样一来,必然会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行教学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A村在黄河的北侧,B村在黄河的南侧,当地政府机关准备在AB两村间,建设一个公交车站,以便于两村村民的交通,如何设置车站的地点才可以保证站点到A村的距离等于到B村的距离呢?此题目一出,便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则顺势介绍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数学知识,很快地处理了这一生活难题,将学生引入到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初中生的内心深处唤起对数学学习的渴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的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是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所致。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学困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为基础,进行优化教学过程,针对性为学困生提供相应的方法,提高学困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能和实际的学困生学习的特征进行紧密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制定相应的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措施加以落实,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欢.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和转化策略探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8,(12):71-72.
[2]陈姗.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6,(37):66-66.